5.4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
控 制 項
5. 4. 1 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質含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GB 18580~18588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或地方標準的要求。
5. 4. 2 建筑造型要素簡約,無大量裝飾性構件。
一 般 項
5. 4. 3 施工現場500km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總重量的60%以上。
5. 4. 4 現澆混凝土采用預拌混凝土。采用預拌砂漿。
5. 4. 5 建筑結構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強度鋼。
5. 4. 6 將建筑施工、舊建筑拆除和場地清理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分類處理,并將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環材料回收和再利用。
5. 4. 7 在建筑設計選材時考慮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環使用性能。在保證安全和不污染環境的情況下,可再循環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總重量的10%以上。
5. 4. 8 土建與裝修工程一體化設計施工,不破壞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構件及設施,避免重復裝修。
5. 4. 9 辦公、商場類建筑室內采用靈活隔斷,減少重新裝修時的材料浪費和垃圾產生。
5. 4. 10 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廢棄物為原料生產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類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
優 選 項
5. 4. 11 采用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小的建筑結構體系、建筑構件。
5. 4. 12 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
5.5室內環境質量
控 制 項
5. 5. 1 采用集中空調的建筑,房間內的溫度、濕度、風速等參數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或香港《空調裝置能源效益守則》中的設計計算要求。
5. 5. 2 建筑圍護結構內部和表面無結露、發霉現象。
5. 5. 3 采用集中空調的建筑,新風量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GB 50189的設計要求。
5. 5. 4 室內游離甲醛、苯、氡和TVOC等空氣污染物濃度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或香港《辦公室及公眾場所室內空氣質素檢定計劃指南》中的有關規定。
5. 5. 5 賓館和辦公建筑室內背景噪聲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 118中室內允許噪聲標準中的二級要求;商場類建筑室內背景噪聲水平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商場(店)、書店衛生標準》GB 9670的相關要求。
5. 5. 6 建筑室內照度、統一眩光值、一般顯色指數等指標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照明設計標準》GB 50034中的有關要求。
一 般 項
5. 5. 7 建筑設計和構造設計有促進自然通風的措施
5. 5. 8 室內采用調節方便、可提高人員舒適性的空調末端
5. 5. 9 賓館類建筑圍護結構構件隔聲性能滿足現行國家標準《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范》GBJ 50118中的一級要求
5. 5. 10 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間功能安排合理,減少相鄰空間的噪聲干擾以及外界噪聲對室內的影響。
5. 5. 11 辦公、賓館類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間室內采光系數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采光設計標準》GB 50033的要求。
5. 5. 12 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動空間設有無障礙設施。
優 選 項
5. 5. 13 采用可調節外遮陽,改善室內熱環境。
5. 5. 14 設置室內空氣質量監控系統,保證健康舒適的室內環境。
5. 5. 15 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內或地下空間的自然采光效果。
5.6運營管理
控 制 項
5. 6. 1 制定并實施節能、節水等資源節約與綠化管理制度。
5. 6. 1 建筑運行過程中無不達標廢氣、廢水排放。
5. 6. 1 分類收集和處理廢棄物,且收集和處理過程中無二次污染。
一 般 項
5. 6. 1 建筑施工兼顧土方平衡和施工道路等設施在運營過程中的使用。
5. 6. 1 物業管理部門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5. 6. 1 設備、管道的設置便于維修、改造和更換。
5. 6. 1 對空調通風系統按照國家標準《空調通風系統清洗規范》GB 19210規定進行定期檢查和清洗。
5. 6. 1 建筑智能化系統定位合理,信息網絡系統功能完善。
5. 6. 1 建筑通風、空調、照明等設備自動監控系統技術合理,系統高效運營。
5. 6. 1 辦公、商場類建筑耗電、冷熱量等實行計量收費。
優 選 項
5. 6. 1 具有并實施資源管理激勵機制,管理業績與節約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掛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