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以及提供健康服務成木的財政需求增加,正日益威脅著全球穩定性同時,這樣的人口發展趨勢也給傳統的老年人健康服務供給帶來挑戰。本文以澳大利亞的案例為背景,論證在養老服務中運用場所性的健康促進能夠給老年人創造更大的福利,縮短通常與年齡增長有關的慢性病患病率時間。提倡生態養老意味著無需像以前那樣對老年人實行隔離管理,而是將他們視為整個社會生活、工作和娛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章比對了健康促進學校與養老產業等場所性的健康促進的特征,認為涵蓋各種養老服務的場所是建立一個新的健康促進場所的最佳選擇,場所性的健康促進策略的核心就在于為老年人的生活創造有利的環境。更廣義地說,生態養老指導我們將環境與健康聯系在一起,減少這一日益龐大的人口群體對環境的影響。因此,在老齡事業中應用場所性的健康促進策略有助于降低待贍養的老年人口對全球穩定性的威脅。
一、引言
人口老齡化對人類后代繁榮潛力的影響愈發明顯,它對全球穩定性的挑戰不斷增強卻往往被忽略。人為的變革影響著人類與生態系統之間的方方面面,也是全球變暖、水資源短缺和資源枯竭等威脅全球穩定性問題的根源。換個角度看,人為的變革在控制加快人口老齡化的傳染病方面又有著巨大貢獻。在這種人口發展趨勢下,降低老年人口對環境的影響將關系到未來的長期發展。老年歧視,即認為老年人不同于一般人的一種社會觀念,給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負面影響。醫療衛生體系將老齡問題刻板地定型為一種需要醫療介人的疾病(Kane and Kane, 2005; Stevens andHerbert,1997)。而一個將老齡化視作醫療問題的醫療衛生體系從本質上來說是昂貴的,這從澳大利亞的養老財政預算迅猛增長可見一斑(Australian Bureau of Staistics[ABSJ, 2006)。 由于趨勢表明能夠承擔養老負擔的社會人口比例不斷萎縮,其經濟、環境和社會結果意味著我們的后代將會經歷嚴重的經濟衰退。
隨著人類對這一威脅的認識日趨明朗,行動的必要性已迫在眉睫。,過去20年,養老服務機構引進了許多提高老年人健康與福利的創新項目。這些項目主要針對減少慢性病對老年人起居的影響,分別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0' Connor-Flerm-ing, 1999)。場所性的健康促進策略是被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促進健康與提升福利的最佳途徑(1986, 1991, 1997)。Green et al. (2000)在闡述健康促進的新進的健康促進策略中生態健康促進方面的內容,不再將個體與他們所居住、生活和娛樂的社會單位隔離開來”(P. I2)。在理解了個體與社會間復雜的相互關系以及個體的健康和福利依賴于這種關系后,健康促進的實踐得到了提升。通過將老齡化社會理解為一個生態場所,人們開始明白:將老年人隔離于社會之外并非長久之策,應該允許老年人繼續參與整個社會的生活、工作和娛樂,并以此來照顧他們。
Koch(199b)認為不應將老齡化問題看成是生物醫學模型中的老齡化。與半生物醫學模型相比,從生態學意義上界定老齡化進程便于我們看清問題的癥結所在其實是當今社會的養老模式。將養老置于生態場所的框架中,可以將養老領域內的各種嘗試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提升老年人健康和福利的共同目標。進一步說,如果在實踐過程中真正地融合健康場所的社會因素和生態因素.場所性的健康促進策略就能夠將注意力集中的在養老與物資環境的關系上,并更多地考慮老齡群體的生態足跡問題(Bradley et al., 2004; Wackernagel et al..2002)。本文概述了場所性的健康促進策略應用于老年人口群體的原因和方式。
二、人口老齡化
全球人口的老齡化引發人們關注社會是否有能力應對老年人日所帶來的變化(Australian Governmen,, Department of Healhand Agc;ing, 2002; Australian Government,The Treasury, 2007; WHO, 2002)二不同的國家對“老年”的界定存在差異,本文采用澳大利亞的定義,即65歲以上的人為老年人。在澳大利亞,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預計將從2001年的13%上升至2051年的26%{ABS, 2006)。隨著老齡人口數量的增長,加上勞動力人口數量的減少,將會給老年人所需的健康、福利和養老等服務帶來更大的壓力(Australian Government. TheTreasury, 2007)。因此,當務之急便是要開展關于老年人健康促進和積極養老問題的研究((EJ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Ageingand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Gerontoloband Geriatrics, 2007; WHO, 2002)。
澳大利亞政府意識到老年人口會因降低勞動力人口的比例而拖緩經濟增速(Austrajian Government, The Treasury,2o07) 。經濟增速放緩上養老年金、醫療保健、養老服務等因老年人而增加的成本會帶來更大的赤字(Australian Goverroent, The Treasury, 2007)。同樣重要但較少被提及的是,預計老年人口所需的資源以及他們的消費模式會給環境帶來負面影響(Roaeraloom, 2001)在研究有關老年人口問題的必要性時,Bradley和他的同事(2004)指出,雖說這一人口群體對環境有巨大長期的影響,但與老年人有關的需求以及社會環境便利設施、生活方式、住房、醫療衛生、消費模式等訴求會給環境帶來新的更大的壓力和影響。為了將與人口老齡化相關的經濟、社會和環境壓力控制在最小,世界衛生組織倡導了一項積極老齡化行動、定義為“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為健康、參與和安全創造最佳的有利環境以提升生活質量的過程”(WHO, 2002,p. I2)。另外,聯合國(2002)制定了《21世紀老齡問題研究議程》,這是一項旨在推動健康老齡化和提升生活質量的研究。在國家層面,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制定了“澳大利亞老齡化國家戰略”(Australian Gov--ernment,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Ageing,2002),關注健康老齡化和老年人對勞動力的貢獻。這些戰略旨在增加福利,減少老年人口群體所需的服務與資源。
健康積極養老的行動,動搖了一些老齡歧視者所假設的、形成當今社會養老方式的根基(Kane and Kane, 2005)。正是因為許多人認為老年人已經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滿足于被動地過完下半生,才·導致提供給老年人的生活和養老選擇比提供給年輕人的更加有限。事實上,在提供給老舞本的車括和養老選擇中,有不少甚至連年輕人也無法接受,似老年人卻得不到更多的選擇機會((Kane and Kane, 2005)這將深刻地影響他們的生活選擇和參與社會活動的機會。社會必須徹底改變對老年人的錯誤概念,即認為他們無可貢獻、滿足于坐等余生流逝、被動地使用著各種服務和資源。相反,O’Connor-Fleming(1999)認為.必須像對待其他年齡群體那樣,在老年人的健康促進和福利提升1幾花費同樣多的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