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養老服務和產品發展勢頭良好,但產業扶持和規范性的政策欠缺。在政策扶植力度加大和市場缺口亟待補充的雙重帶動下,我國養老服務和產品總體發展勢頭良好。盡管目前部分地區已經出臺了養老服務業的政策法規和管理制度,但由于養老服務業涉及面廣,前期資金投人較大,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尚未形成,金融服務業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力度遠遠不夠。此外,相關產業規范和標準缺位,存有諸多政策法規上的盲點、缺位和不配套等問題,與人口老齡化的客觀形勢及老年人口的現實需要相比仍然顯得滯后,不能;適應養都反務業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需要。
四是老齡產業福利色彩濃厚,社會力量參與力度巫待增強。從一開始,我國老齡產業就有著市場性和福利性并存的鮮明特點。隨著老齡人口規模和比例的不斷增光有濃厚社會福利色彩的老齡事業,無論是從服務和產品的多樣性提供,還是從政府投資的角度,人們對老齡產業的需都不可能褥到充分滿足。因此,加快帶有部分福利性質的老齡產業的發展也是政府改進民生的題中之意。當然,老齡產業發展并不意味著老齡產業完全剝離社會福利的色彩,特別是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老齡人口服務和消費水平相對較低的情況下,更要強調老齡產業發展過程的福利性。政府依然要作為老齡產業的重要參與者,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資金扶植,解決老齡人口需求增加和資金、產品短缺二者之間的矛盾。
五是產品與服務銷售渠道單一,促銷手段極為落后。目前,老齡產品市場的基本格局是產品種類少,專業化程度低,市場細分不夠,缺乏專營的品牌。在產品、價格和渠道原本同質性就很強的情況下,針一對老年人的市場營銷意識較弱阻礙了我國老齡產業的快速發展,具體表現在缺乏系統的市場競爭戰略,產品銷售渠道單一,甚至仍然存在等待顧客上門的狀況。此外,老齡產品宣傳促銷手段不得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對老齡人口變化的了解程度不夠,導致不斷變化的老齡需求與老齡產品和服務之間不相適應的矛盾,使得部分涉老產品或者服務在市場競爭中處于被動地位,這與企業對產品或者服務定位不準有著直接的關系。
六是傳統產品為主的局面仍未打破,市場研究和產品開發相對脫節。從整體而言,我國大多數老齡產品的研發還處于對發達國家的仿制階段,獨立研發能力十分有限。老齡產業已開發出的產品和服務大多屬于傳統項目,主要集中在食品、服裝和醫療保健等方面的產品和服務,產品和服務明顯單一,層次較低,尚不能滿足老齡人口日益多元、高層次的物質和精神對住房、安全、旅游、金融、保險的產品和服務缺失則更為嚴重。此外。考慮到我國老齡產業多為中小企業,這些企業不可能在市場研究和產品開發方面花費大量的人、財、物力。因此,政府需要在鼓勵和推動老齡產業發展高新產品和服務過程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三、未來中國老齡產業發展的前景趨勢
客觀地講,現階段我國老齡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新形勢下宏觀的人口、經濟、政策因素為此提供了大有可為的潛力基礎,而伴隨我國城鎮化浪潮的家庭結構、代際關系和養老觀念的變革也為老齡產業的發展做好了微觀準備。
我國經濟保持長期穩定高速發展,成為老齡產業發展的催化劑。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保持長期穩定高速增長的勢頭,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從建設階段向產業和消費階段過渡的時期。2009年金融危機之后,越來越取決于需求結構的經濟發展動力結構初步形成,內需將在經濟增長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長期來看,城鄉消費升級和與結構調整相關的投資等是長期快速穩定發展的主要動力。為此,必須進一步擴大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由此看來,老
蜘甸嚨展面臨著難得的黃金機遇期。
老齡人口基數和比重不斷增加,老年人口的需求和消費增長預示著巨大的老齡產業發展空間。即便是不考慮經濟增長和消費水平提高等影響因素,僅老年人口總量韻不斷增加,各種剛性需求將直接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如果考慮經濟增長的作用,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進入人均收娜n0關元階段之后,隨著人均收人的進一步提離,住房、汽車等大額消費將逐步從小眾消費發展成為大眾消費,老齡人口在消費總額中的比重將有所增加,老齡人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也將越來越顯著:如果進一步考慮消費能力的因素,隨著經濟持續增一長而來的人們收人和消費水平的提高,日益完備的社會保障體制也為老齡人日消費提供了基本保障,老齡人口的消費能力和質量將不斷提高,老齡人口消費的總需求必將急劇增長。我們的人口和經濟計量預測表明,從2011到205 0年,我國老年人口消費增加的速度要遠遠快于人口增長速度。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在2035年左右達到相對高位之后,增長速度明顯慢于之前年份,但老年人口的消費卻一直呈現高速增長之勢。老齡產業在GDP中的比重,可以用老年消費在GDP中的比重來衡量。同樣,老年人消費總額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預測期內呈現逐年遞增趨勢。從2011年的5.55%,持續上升到2050年的17.25%, 40年間增長11個多百分點,而且GDP總量增加相當顯著。這個比例變動也大致證明了我國老齡產業在未來國民經濟增長中的關鍵地位,尤其是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宏觀經濟下具有特殊意義。所有這些意味著,隨著老齡化和收人水平的穩步增加,我國老齡人口消費需求和能力的增長預期將為我國老齡產業發展提供強勁的動力。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呼喚大有可為的老齡產業。近年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社會社會影響的加深,及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了各界的共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重點暈從竿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過渡,將作為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支柱型產業特別在與民生相關的金融產品與服務一體的老齡人口消費領域。這不僅可以延伸一大批相關產業,推進老齡產業上下游產業的良性互動,還可以帶動一大批人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