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老年教育產業在政府和民間的共同作用下,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大大豐富了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同時也產生了包括文化娛樂、健康長壽、家庭關系、社會自組織等多層次的效益。圖2顯示我國2004年來老年學校規模雖然有增有減,其中2009年我國共有各類老年學校高達59543個,在校學員數則一路穩步上升,從2004年的314萬達到2012年末的625萬,在不到10年的時間里翻了一番。從辦學質量上看,通過走訪,我們發現我國各地已經通過自己摸索發展出一批典型的成功老年大學范例,以至于火爆到報名時“老的學員不愿意走,新的生源進不來’‘的情形。一些規模比較大、質量較優秀的老年大學,如上海老年大學、天津老年大學、金陵老年大學等都有自己編寫的教學大綱和教材,有專門的教材編審小組,自編教材達幾十種,電子讀物輔助教材光盤達幾千余盤。
我國的老年住宅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良好。國內近年來涌現出大量老年社區項目,如北京太陽城、嘉興江南太陽城.、昆山孝賢坊、三亞清平樂、上海親和
數據來源:民政部網站公布的2004-2012年社會服務統計公報
隨著老年人收人水平的提高和老年人對生活質量的追求,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比如老年服裝業、老年輔助生活器械。隨著產品設計研拿如加嚇斷增多,科技含量不斷增加,其發展空間非常廣闊。盡管老年旅游向來被認為是旅行社業務的雞肋:利潤低,風險大,要求多,但近年來也在不斷升溫。近年來,許多旅行社都開發了老年旅游線路,’·銀發游”’與“夕陽紅”專列已經成為一些旅行社主推的項目之一,受到許多種中老年的青睞。此外.老年人一直是我國保健品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之一。我國的老年醫療保健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其中以老年保障品業為典型。
(二)現階段我國老齡戶業發展的主要特點
一定程度上,我國的人日轉利與我的經濟改革、社會轉型是重疊的,人口老齡化過程同時也是經濟體制市場化、公共服務社會化、老齡產業現代化的過程,因而我國老齡產業興起、發展與西方發達國家存在著諸多不同之處,具有典型的中國特色。綜合而言,現階段我閏老齡產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老齡市場規模迅速擴張,但產業帶動經濟和就業局面尚未形成:根據2010年年初全國老齡辦發布的《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公布的數據,2005年老年市場需求為6000億元,20 10年將達到1萬億元,2020年達到2萬億元:盡管老齡產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快速增長規模,背后卻蘊含著我國老齡產業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的事實,其中一個明顯的印證是老齡產業市場規模僅是簡單以老年人口消費規模增長為基數,并且普遍存在總規模大但單體規模小、產業鏈過短過產業間橫向合作少、產業間融合程度低等諸多突出問題。
二是老齡產業發展相對較為集中,產業發展區域間失衡。目前我國城市地區戶籍人口老齡化程度要高于農村地區,老齡產業在城市地區依然顯得相對集中。數據顯示,我國74%的民辦養老服務機構位于城市,26%位于農村,這說明就目前而言,城市地區是養老服務業發展較為集中的地區,而農村地區受制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滯后,消費能力和消費習慣尚不足以支撐老齡產業快速發展。除了老齡產業發展的城鄉差異外,老齡產業在東中西部區域間還存在著不平衡。總體上看,西部地區老齡產業規模和市場化發展程度都要落后于東中部地區;從老齡產業市場發展程度來看,當前老齡產業主要集中于人口老齡化速度較快的東部和城市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