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6層平面圖
經統計,該超高層建筑核心筒內各項服務配套功能的指標包括:辦公標準層最多的電梯井道有34個,含辦公分區客用電梯20臺(共4組),辦公雙轎廂穿梭電梯6臺,從首層直接到94層酒店大堂的酒店穿梭電梯4臺,消防電梯兼服務電梯2臺,從地下層直接到74層酒店服務層的酒店服務電梯2臺;消防疏散樓梯間及前室三個,其中兩部疏散樓梯與消防電梯前室合用;公共衛生間設在分區電梯不停靠層的電梯廳位置,衛生間及茶水間的建筑面積約為60㎡;空調機房兩間,面積共為88㎡;新風井面積12㎡;排風井面積10㎡;強、弱電間面積為18 ㎡;給排水管井面積約為6 ㎡。
通常辦公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積為總建筑面積的70%左右,當超高層辦公建筑標準層面積約在2000 ㎡時,核心筒各項服務功能的參考指標如下:1).兩部防煙樓梯間及兩臺消防電梯(兼服務電梯),前室可合用;2).辦公建筑內公共衛生間按辦公人數每25人設一個大便器及洗手盆;3).空調機房:一般500-800 ㎡辦公面積設計一個空調機房,機房面積一般為20-30 ㎡ ,每標準層空調機房面積約為40-60 ㎡ ;4).強、弱電間面積約為13-15 ㎡ ;5).給、排水管井面積約為4-5 ㎡ ;6).分區客用電梯群組及前室。
3. 京基100電梯設計
3.1 案例分析
電梯設計是超高層建筑核心筒設計的重要環節。電梯的性能主要取決于建筑物內人口密度、電梯的數量和類型以及電梯所服務的樓層數等因素。對辦公大樓來說,早晨上班時刻出現上行高峰客流;中午午餐時間出現強度稍小的一個下行高峰及一個上行高峰;下班時刻出現一個最為強烈的下行高峰。上行高峰形成是由于雇主要求雇員在某一時刻之前到達辦公地點并開始工作,下班下行時,乘客對候梯時間的容忍程度較強,所以辦公大樓交通計算一般以解決上班時上行高峰客流為目標。
酒店主要的交通模式時段是在客人入住(17:00-19:00)及退房(08:00-10:00)。這兩段時間內,客人會同時進出客房及餐廳,進入及離開酒店,所以客人會乘坐電梯上行及下行。故此酒店客梯系統根據上行及下行之交通情況來模擬。
在開始時間前的某一個5分鐘范圍內,乘客的集中率達到高峰,即采用“5分鐘輸送能力”來衡量解決這一個5分鐘范圍內乘客的集中高峰的程度。也就是說5分鐘輸送能力指在5分鐘內電梯所能輸送的人數占要輸送乘客總人數的百分比。
京基電梯垂直分布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