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車庫設計:
住宅和寫字樓是當前房地產的主要項目,是設計人都要接觸到的.但由于汽車的發展,要將汽車全部停在地面,是根本辦不到的.以10000平米建筑用地作為例子,假設地上容積率是3的話,地上要建30000平米,北京綠化要求30%,密度一般只能做到40%,由于北京要退紅線,要達到建筑的大門及消防環路至少也要占15%.剩下最多只剩下15%,即最多剩下1500平米.而車位要求每10000平米要65輛車,即使設計得最經濟的話,每輛車只用25平米,也要65X3X25M=4875平米.超過1500平米很多,只能在地下來解決.有時容積率高達5-6,加上密度更大,造成地面幾乎1輛車都放不下.所以將地下車庫設計好很重要。車庫設在地下,以每輛車40平米來計的話,約占總建筑面積的20%,我見過很多圖紙要占到30%,甚至到35%,即每輛車要占70平米。因此,車庫設計已在建筑設計中占很重要地位了.以下一些內容,一不注意就會損失很多面積:
1,地下車位與結構的柱距有關,很多人習慣用柱距,但由于地面建筑的高度不同造成柱子的直徑不同,因此,用柱距凈尺寸為依據最合理。車庫停車最基礎的數據是車的大小,一般以1800X4800來計算,但我統計大量車的數據,以北京最多的捷達的尺寸只有1660X4428,富康是1702X4071,即大多數小于1800X4800,即使高級一點的奧迪A4也不過1772X4548.知道這些尺寸,是為了個別地方尺寸緊張的時候還有可能安排一些車位,不要將面積浪費了。
2,一個地下車庫最少要兩組坡道,如果每層停一點車,往往坡道的面積就占了很多,車庫應盡量集中在同一、二層。
3,地下車庫防火單元允許到4000平米,要求疏散樓梯少,有很多樓梯可以不下去,以節省面積。
4,轉圈坡道占面積很多,應盡量少用。
5,地下車庫盡量設計成單行線,會增加一些停車位。
6,車庫應盡量不和其他機房放在同一層,因為層高不同,而其它機房在同層的面積一定少于50%,面積即使不損失,起碼空間也要損失,坡道也要加長。
7,現在的建筑都很大,所以車庫也很大,車庫大了坡道也就多了,眾多坡道要占很多建筑面積,如果我們注意到高速公路上收費站的話,三車線的路面,會對應9-12個收費口,因此,當我們下車庫經收費后,坡道就可以減少到一對.這樣也可省面積。采取措施及精益求精的話,每輛車35平米以下是可能的.有關車庫方面已另有文,這里就不詳談了。
十三、對結構柱的估計:
當前的建筑都很大,很高,50米高乃至100米高的建筑已經很普遍,在設計方案的時候,結構柱子的大小如果估計不清楚的話,就很難將柱網定的合理,我在工作中總結出一個簡單的數據,即100米高是1.7平米,柱直徑是1.3X1.3米.列表如下:100米—1.70平米--1.3X1.3
90米—1.53平米—1.2X1.2
80米—1.36平米—1.2X1.2
70米—1.19平米—1.1X1.1
60米—1.02平米—1.0X1.0
50米—0.85平米—0.9X0.9
40米—0.68平米—0.8X0.8
30米—0.51平米—0.7X0.7
20米—0.34平米—0.6X0.6
若感到柱子太粗,想讓它細一點的話,可在下面幾層用型鋼混凝土柱(也稱勁性鋼筋混凝土),那么100高是1.0平米.
170米—1.7平米—1.3X1.3
145米—1.45平米—1.2X1.2
120米—1.2平米—1.1X1.1
100米—1.0平米—1.0X1.0
但超高層的結構的限制要多一些,很多實例證明,用筒中筒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外筒的柱間只有一般柱距的一半,如4-6M之間,當然入口處必要時可以拔掉一根,用斜柱來轉移。
十四、對總機房面積的估計:
我們建筑師從50年以前將各個專業全包,但現在各專業越分越細,甚至于本專業的室內裝修,乃至于內墻的木門窗、鋁合金門窗及外墻的玻璃幕墻、干掛石材、構件墻板等等在不知不覺地分出去了。對這些本專業的東西,我們新一代的建筑師還多少知道一點,但其他設備、電氣、結構在我們很多新建筑師頭腦里幾乎都沒有了。最近兩、三年里遇到世界上頂尖的建筑設計公司大多數也不是很清楚,甚至于見到一個歐洲建筑師為了一個18米以下的商業建筑,過了半年建筑方案也完不成,一個美國建筑師設計一個旅館也如此,圖上沒有結構柱,也不知道機房需要多少,與這種“先進”國家的建筑師打交道,感到建筑師的基本功好像在倒退.其實只要下一點點功夫,我們各專業又在一個設計單位里,要得到一些專業知識并不是很難的。我在25多年以前,為編制旅館設計面積定額時,統計過幾十套圖紙,發現設備、電氣約占建筑面積總數的7%左右.當然有的不一定在一個建筑物內,如鍋爐房、煤氣調壓站、變電房等,但現代建筑很多都在一個建筑物里,除每層有強、弱電小室及每層新風機房外,有關變配電、備用發電機房、生活水箱及泵房、消防水池及泵房、中水處理機房、污水泵房、熱交換機房、空調制冷機房、排煙機房等多數在地下室.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在方案的時候事先做到預留,使以后各設計階段順利.地上的部分約占建筑總面積的2%,其余的5%左右都在地下室.如果在方案的過程中留夠了機房面積,就不會被動了。
十五、層高的研究:
一般寫字樓的層高在3.4M以上,但當前已開始向4M及4M以上沖擊,寫字樓下面有時有一~二層的裙房,如果裙房做4.8M甚至4.6M層高,就能做四跑樓梯,可以節約很多樓梯面積.但4.4M、4.2M等就將公寓樓梯間全加大,損失太大。 業主喜歡在設計之前定層數,目的是提高容積率,由于不是設計人員的計劃,很多因素沒考慮,以致最后的成品很糟糕,不得不降價銷售.其實只要告訴設計人要求的容積率,設計人員是有辦法在不降低層高的條件下來完成.例如:一個4跨X5跨的實例寫子樓來說,每層面積是1684平米.如果每邊挑0.5M的話,是1775平米,約增加5.4%,即增加了1/19,在100M高的建筑24層變成23層還多面積,不合理的層高可以加高,而況再挑1~2M對結構來說也并不困難。但層高達到4M或4M以上的話,寫字樓的等級就上提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