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交通流線
商業項目所在區域的交通環境對于商業項目的運營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而交通流線的通暢與否,又是交通環境中的重要指標之一。所謂交通流線是指“由某一地點到達另一地點的線路”,交通流線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交通的便利程度。商業項目的交通流線通常包括貨運機動車流線、顧客機動車流線、自行車流線、步行顧客流線等,流線種類多,設計中要求將各流線進行組織,難度確實很大。在對項目交通組織設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2.2.1人車分流原則,特別應注意到行人動線不能與車輛動線交錯,并以此為原則處理好道路和停車場入口通路之間的相互關系。
2.2.2 過境交通與內部交通分離,即盡量避免內部交通和過境交通的橫向交叉,既要保證
城市主干道的通行能力,也要避免過境交通對商業活動造成的干擾。
2.2.3避免為解決交叉口問題而造成車輛過多在商業區內繞行。
3. 商業建筑停車設計
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大,我們的日常活動越來越依賴從一地到另一地的速度,因此,無論去上班,還是購物,我們都需要開車,否則寸步難行,而且每到一地,我們都需要停車。在辦公室、在家、在商店,我們都希望有安全、充足、便利的停車位。停車設施成了我們文化的一部分:寫字樓的門面、零售商的賣點、家庭汽車的陳列室以及開發項目的融資條件。對于商業建筑項目而言,停車場地的設計及合理安排關系到消費者的易達性,并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消費者的購物決定。根據停車場在項目區域的不同,這里將其分類為地面停車、地下室停車、屋面停車、樓面停車和獨立停車五類。
3.1 地面停車
較早期在城郊結合部或地價較便宜區域從方便大多數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在商場周邊區域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車場位。這種停車的優點是節省投資,但在實際操作中,大面積的停車場消耗了大量可以開發的土地資源,對城市和街道景觀也造成了破壞。另外,停車場對環境,尤其是對水資源造成的負面影響也越來越大。由停車位到建筑物出入口路線較長,且一般為露天,特殊天氣會對商業經營活動產生影響。
圖八 韓國易買得超市屋面停車場
圖九 韓國易買得超市屋面停車場——供行人使用的走廊
3.2地下空間停車
現代化城市空間發展的方向之一是向地下延伸。當前在我國各城市中,由于地下空間具有多方面優點如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擴大城市空間容量,緩解城市交通問題,提高城市中心區的土地使用效益,增加城市綠地,保持歷史文化名城風貌,減少城市污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減輕災害,節約能源等,因此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將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