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8-1——萬科中心
圖18-2——萬科中心實景
同時LEED在室內環(huán)境的章節(jié)中,鼓勵給員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環(huán)境。這個項目在這方面的具體技術是采用了筒體和實腹厚墻,底層基本全部架空(圖19)。這樣處理成開放空間,像一個公園,有水景有綠化,而且其中60%的景觀,是采用當?shù)氐闹参铮@樣的話可以減少灌溉用水量。
圖19——萬科中心架空層
整個項目是鋼結構的,可以看到外面的遮陽體系,全部都是用纖維板做的。這些纖維板屬于可再生材料,因此這個遮陽系統(tǒng)是可以得分的。項目的綠化面積非常大,下面有城市公園,空間很大。項目采用了遮陽系統(tǒng)以后,對整個建筑,尤其是南方的建筑在熱工效率方面得到了一個很大的提升。大家來看這些遮陽板(圖20)。
圖20——萬科中心遮陽板
項目采用了蓄冰空調的技術。因為整個電力都是有高峰和低谷的時期的。在低谷時期,電網(wǎng)上的電力其實是用不完的,相對來說那時的電價也會比較低。廣州那邊主要的空調作用是制冷,不是制熱,所以它在晚間就可以把多余的電力制成冰,到了白天冰融化產生吸熱的過程,再把室內的溫度降低,所以它采用的是蓄冰空調的技術。
另外,項目還采用了地板送風系統(tǒng)。因為傳統(tǒng)空調的送風技術都是從上面送的,現(xiàn)在經過研究,從地板送風的溫度,比從上面送可以高出2-4度。因為地板送風進來的冷空氣其實盤在下面,經過人的呼吸活動后,冷空氣變成了熱空氣,才會升上去。地板送風系統(tǒng)就是直接運用了一個下到上的過程,如果你從上面送冷風,要經過風沉淀下來的過程,多了這么一個過程就會增加能源的消耗。
以上兩種技術的設備初始投資測算,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制冷系統(tǒng)來說大約是196萬,運營費是86.5萬。但現(xiàn)在它采用了新的技術,初期投資就是303萬,這要比初始投資多近100萬,但是年運營費卻可以節(jié)省30萬,就是說在3.3年之后就可以收回投資。
另外,萬科中心還做了大量的綠色工作:
在屋頂上設置了大量的太陽能系統(tǒng),這樣就能拿到節(jié)電的分數(shù)。
項目內部使用低流量廁具和節(jié)水潔具,這樣可以達到節(jié)水30%的效果。
室外空間盡量使用本地的樹種,盡量多得種樹。
通過收集屋頂上的雨水進行處理,置于景觀水池,或補充水池綠化的用水。
處理污水后變成中水,通過人工濕地進行生物降解,作為灌溉和清洗的用途,節(jié)省飲用水的使用。
使用本地的材料,并且回收修復再利用材料,同時應用鋼鐵、水泥等可再生材料,文明施工。
室內的環(huán)境方面,應用很多竹子,一方面是設計的美感,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在使用材料方面得到一定的分數(shù)(圖21)。
圖21——速生竹子
項目在排煙系統(tǒng)方面設有專門的吸煙室,和配套的排煙系統(tǒng)。
所有的裝修都是以清水混凝土為主,采用低輻射材料,這些材料都是通過認證的。
采用每一個出風口都可調節(jié)的送風系統(tǒng)。
所有的空間都可以自然采光。
對外的視野有海景和湖景,當然即使在對外有遮擋的地方,也能看到綠化景觀。
配有綠色建筑展廳進行宣傳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