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醫(yī)療工藝設計參數
3.2.1 醫(yī)療工藝設計相關內容基礎數據的測算參數
1.門診診室間數:診室間數=日平均門診診療人次/50-60人次
2.急救通過量:為同一時間最多能夠處理的急救病人數
3.總病床數:病床數= 年收治住院病人數*平均住院日/(365天*平均床位使用率)
4.護理單元床位設置:每一護理單元宜設35-45張病床
5.手術室間數= 總病床數/50床 或 外科系統(tǒng)病床數/25床 或 手術室間數=B*365*T*1/W*1/N
6.ICU床數:按總床位數2%測算為宜
7.心血管造影機臺數:造影機臺數= 年平均心血管造影或介入治療數/(3-5例*年工作日數)
8.x線拍片機臺數:x拍片機臺數= 日平均拍片人次/40-50人次
9.胃腸透視機臺數:胃腸透視機臺數= 日平均胃腸透視人數/10-15例
10.胸部透視機臺數:胸透x線機臺數=日平均胸透視人數/50-80人次
11. 心電檢診間數:心電檢診間數=日平均心電檢診人次/60-80人次
12. 腹部B超機臺數:腹部B超機臺數= 日平均腹部B超人數/40-60人次
13. 心血管彩超機臺數:心血管彩超機臺數= 日平均心血管彩超人數/15-20人次
14. 胃十二指腸纖維內窺鏡臺數: 胃十二指腸纖維內窺鏡臺數=日平均檢診人數/10-15例
3.2.2各科門診量一般占總門診量比例見表3.2.2

3.2.3各科住院床位數一般占醫(yī)院總床位數比例見表3.2.3

3.3 醫(yī)療工藝相關專業(yè)系統(tǒng)
3.3.1 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
1.信息系統(tǒng)構成宜符合表3.3.1-1
2.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建設資源配置宜符合表3.3.1-2
3.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工作站配置宜符合表3.3.1-3
3.3.2 醫(yī)用氣源系統(tǒng)
1.基本氣源種類為:氧氣(O2)、真空吸引(Vac)、壓縮空氣(Air)三種;氮氣、氬氣、二氧化碳可按實際需要配置
2.供氣終端設置宜符合表3.3.2

3.3.3 無障礙系統(tǒng):醫(yī)院建筑無障礙設計應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無障礙設計規(guī)范》JG-2001
3.3.4 呼叫對講系統(tǒng):呼叫對講系統(tǒng)設置部位應符合表3.3.4

3.3.5 物流傳輸系統(tǒng)
1.物流傳輸系統(tǒng)宜采用氣壓管道傳輸方式。
2.物流傳輸系統(tǒng)站點宜按表3.3.5設置。

3.每個物流傳輸站點終端應設置標準計算機接口和電話機接口。
物流傳輸系統(tǒng)的使用應建立符合責任落實及法律、法規(guī)要求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