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廣場和步行街
步行街作為聯系與組織租戶的公共空間,促使購物者從一端到另一端來回走動。這一優點不僅能為購物者提供愉悅和方便的場所,還有商品展示以及刺激沖動性購物等方面的優勢。商業街通過中央開敞空間、花園式的布置——采光天棚、地面裝飾、綠化小品、休閑座椅、廣告裝飾等改善購物環境,將購物、休息、欣賞合為一體。人工營造的舒適宜人的購物環境和花園氣氛的公共空間,使購物者不僅體驗到購物過程中的樂趣,也充分享受了環境的優美。購物不再是單一的行為,更是一種體驗:對建筑、場所、生活的體驗。
3. 購物中心的分化
20世紀60年代,購物中心還只是自身的發展和壯大。早期單一的購物中心為以后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原型。20世紀70年代之后,購物中心在原有的基礎上,開始分化。在這個時期,購物中心的最大的革新就是:特色化。
郊區購物中心從單純的零售市場成為某些地區的活動中心。除了零售業以外,一些購物中心開始提供餐飲、影院、休閑娛樂等活動,餐飲等食品服務在購物中心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也有越來越多的影院加入到購物中心。輔助性空間,包括休息區、兒童中心、游戲室等娛樂設施也被引入。
購物中心隨著核心租戶的變化而特色化:原來的百貨公司被一些獨立的核心用戶所替代,如木材、家電、家具、家庭裝修等。
圖三 Groue City Factory Shops 建筑群
購物中心的細分化與特色化日益普及,隨之出現許多“特色購物中心”。“特色購物中心”相對于傳統購物中心而言,最明顯的特征是沒有傳統的“核心租戶”。一些鄰里中心開始精煉它們的產品。核心租戶的角色被其他類型的租戶或一組共同承擔核心職能的租戶群所替代。例如,一個特色的鄰里中心,一組美食店、熟食店、肉市及綠色食品店就可替代超市的職能。一個食品服務點,幾家餐館和一個影院同樣也能替代核心租戶的職能。
“特色中心”顯然不足以描述各種不同購物中心類型。隨著后期發展,特色購物中心根據實際情況進一步特征化:如時尚中心、直銷中心、娛樂中心、節日中心等。
以美國最大的直銷專賣中心之一——Grove City Factory Shops為例。直銷中心沒有明確的“核心租戶”,但著名的品牌租戶充當了這一角色。事實上,一線品牌群完全有與大型百貨公司相媲美的吸引力和號召力。該商業中心位于郊區高速公路交叉點,距離最近的地區購物廣場至少30km以上,這樣不僅避免了與大型零售店的直接競爭,不會對城市市場價格造成巨大影響,又能保證充足的客源。同時,直銷中心與旅游業結合在一起。所以通常直銷中心會沿著通往旅游勝地的高速公路,分布在旅游勝地附近。Grove City Factory Shops占地28萬m2,由鄉村風格的建筑群組成,外觀上像個小村莊。受當地建筑的影響,各種元素塑造了村莊似的環境,營造了一種懷舊的氣氛。
同樣的例子還有位于我國江浙兩地的滬青平高速公路趙巷出口處的上海奧特萊斯名牌折扣店(源自英語“outlets”),該廣場由歐美風格的建筑組成。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網絡,大大方便了本市及周邊江浙兩省的高端消費者前來游玩購物。為應對巨大的客流量與車流量,設計了可停放1200輛機動車的大型停車場。這種商旅結合的方式,為廣場帶來了很大的吸引力。
4. 城市購物中心
在郊區購物中心日趨發展成熟的同時,市中心零售業包括市中心本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1975年,美國郊區購物中心的年銷售額占美國銷售總額的一半以上。同時,許多傳統的歐美大中型工業城市,在20世紀70~80年代遇到了全球化所帶來的產業轉移,工業與制造業的規模日漸萎縮,社會、經濟和環境受到沖擊而逐漸衰敗。城市面臨新一輪的復興,以再生城市經濟活力,回復城市中心區的社會功能。許多城市通過產業轉型,通過向商業、服務業等第三產業轉化來補償工業、制造業損失的機會。郊區購物中心這個讓市中心區零售業嫉妒眼紅的挑戰者為城市復興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城市購物中心并不是把郊區購物中心的一套拿來生搬硬套。它不再把重點單純放在經濟戰略上,而是更注重發掘和融合文化和歷史;它也不是把自己孤立于市中心的其他部分之外,而是從周邊的街道吸收商業活力,它在尋求改造傳統區域特征的同時,重新創造新的地域特征。
圖四 The Promenade at Westlake 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