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50S-1970S
大量人口從城市中心移向郊區就業和居住,城市中心商業區發展受限,部分城市還處于寫字樓斷層階段。但是市郊行政辦公區興起,不少公司總部搬至郊區,擁有自己獨立大樓:利用標志性建筑提升公司品牌名氣-
》1970S一1990S
寫一樓市場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窮處于高速增長期,同時開發商也著力于專業化的物業管理。1973年出現了經濟簫條,空置率持續上揚。到了70年代后期,二戰后嬰兒潮出生的人現已進入成年期,勞動人口就業極其活躍,寫字樓市場又出現一次小高潮:新建面積增加。80年代中后期,大部分城市寫字樓由于開發過量導致市場趨于飽和、空顯率高企,新見面積驟減,一些開發商和投資商開始轉向其他業態項目建設。
》1990,--今
寫字樓市場發展已趨成熟,隨著信息科技的日漸發達,90年代市場需求旺盛。但二十世紀初受到科技泡沐的沖擊、空置率升17%,租金高企。后來發展受經濟周期影響明顯。
2、中國:寫字樓總量上升空間較大
自90年代后,隨著第三產生的發展、北京、上海等城市開始大規模建立辦公寫字樓,在短短二十年,中國寫字樓市場逐漸從零星開發發展到相當規模和層次。寫字樓市場是第三產業的重要載體,在中國城市由制造業為主導轉型為服務業為指導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美國第三產業2012年GDP占比約79.70%,我國約44.60%,發展迅速,而我第三產業就業人士占比36.10%,年復合增長率約3.15%,目前,全國14個重點城市寫字樓可租賃面積已經達到5000萬平,近十年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 0.7%,而美國寫字樓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增長率穩定在1%。
未來第三產業占比將持續上揚,對寫字樓需求逐漸擴大,若按照3.15%的年復合增長率計算,預計到2020年,第三產業就業人口將達46.26%,從第三產業人均占有寫字樓數據來看,中美存在著明顯差距,美國平均2.85平米/人,中國僅有0.93平米/人。
3、一線城市:市區供應緊張,近郊物業興起
市區供應緊張,市郊備受青睞:北京寫字樓市場空置率降至2.6%,租金409.40元l平方米,高出全國平均70%。北京的寫字樓租金高企主要源于近三年新增供應量非常少,北京租金上漲壓力較大,根據世邦魏理仕研究,北京近期租賃市場明顯放緩,受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部分租戶已開始著手于成本控制。市場陸續出現晚交租金、縮減辦公面積,提前解約的情況。
從美國重點城市寫字樓市場的租金對比情況來看,大部分城市市區與市區的租金相近。目前由于北京金融街與CBO空呈率較低:未.未幾年核心地區供應量很有限,這給新興商圈帶來非常好的發展機會.望京、燕莎、以待開發的麗澤商務區陸續興起,未來租金有望上升。未來隨著市郊供給量土升,更多企業考慮搬移至租金較便宜的其他地段,核心地段空呈率將有所回升。
4、二線城市:供應量較大,空置率高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