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 區位與發展定位
上海國際汽車城位于上海西北部的嘉定區安亭鎮,距離上海60 km, 位于滬寧杭黃金三角走廊上, 規劃總面積68 km2。園區交通便捷(郊區環線、規劃快速路、滬寧高速、滬寧高鐵、規劃軌道交通) ,是投資600億元建設的一座集研發、制造、物流、服務、博覽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汽車城,是上海“東南西北”四大產業基地之一,也是上海大都市郊區實力型產業體系的脊骨。
2、1、2、2 功能分區
上海安亭國家汽車城規劃見圖2。
(1)汽車城核心區(7143 km2 ) ———由研發區、貿易區、博覽公園、高爾夫球場和都市服務中心構成。
(2)汽車制造區,包含整車制造區(519 km2 ) ,零部件配套制造(813 km2 ) 。
(3)教育區(117 km2 ) ,在嘉黃路以西、曹安路以北范圍規劃建設與汽車相關產業的教育園區。
(4)國際賽車場,位于漳浦河以西,市郊環線以南,監鐵塘以東,寶安公路以北,規劃用地513 km2。其中賽車區約
210 km2 ,商業博覽及文化娛樂區313 km2。
(5)鎮區,包含新鎮區(規劃514 km2 )和老鎮區(規劃占地511 km2 )兩部分,是安亭汽車城的生活配套區。
2、1、2、3 龍頭企業
園區龍頭企業有一汽大眾、上汽集團等, 2005年生產能力約70萬輛。
2、1、2、4 園區評價
園區距離城區60 km,許多城市配套設施難于共享,主要依靠自身解決。園區配套完善,功能分區明確,除了汽車制造以外更引入商業服務、運動休閑等下游產業,資源投放更加集中,整體效益更好。
2、2 汽車制造工業園路網密度分析
筆者選取國內五個知名汽車制造工業園作為研究對象,從路網間距及廠房尺寸兩個方面來研究園區的路網密度(圖3)。
圖3 相關園區衛片圖示意
對照圖3筆者針對各園區涉及道路網密度的要素進行梳理,分類比較,得到如表1所示統計資料。
注:一汽由于有部分卡車生產線,其大廠房可達到500 m。
2、3 小 結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可以得出汽車制造產業園的網密度有如下特征。
(1)路網非均質化,一般有少量的大街坊作為某龍頭企業用地,其余一般為較小的街坊;干道一般較為通暢,而其它道路布局較為靈活。
(2)主次干路間距600~1200 m;支路間距最小250 ~300 m;
(3)最大的街坊可達到150多hm2 ,普遍街坊為40~50hm2 ,小街坊一般6~10 hm2。
(4)廠房規格:大廠房一般長邊200~350 m,普通廠房長邊100~150 m;
筆者認為在滿足交通需求和保證園區主干路系統完整性的情況下,園區主干路間距應由龍頭企業的生產工藝要求即大廠房尺寸所決定,最小的道路間距由生產廠房的最大尺寸決定。
在產業園區規劃布局過程中,道路系統的形成與否受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在規劃中應剛柔并濟,在保證園區路網骨架基礎上,對支路建設控制上充分預, 留規劃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