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結構樹:這個系統結構樹一定不是來自于BIM模型,而是按照不同項目、不同業務需求由運維人員來創建的;同時,系統結構樹的建立,也是一個 編碼形成的過程,是對建筑設施進行編碼和組織的過程,是數據創建的核心環節。如下圖所示,這個功能是運維平臺的基礎功能,在系統結構建立的過程中,可以給 每個系統指定合理的二維、三維視圖和需要具備的基礎參數,設定好合理的視圖對象后,這個系統中的對象的顯示和定位就使用此視圖。
運維對象:如上所述,運維對象是需要對模型進行重組和指定,如下圖所示,運維對象的建立其實是通過選擇基礎BIM模型中的對象來重建的,這 個運維對象是在運維系統的數據庫中來管理的,而不是BIM模型中的對象,同時在建立運維對象時,需要給其指定參數模板來設定其必須的運維參數,此外,我們 還需要為對象指定視角,使得我們在定位對象時,能清晰合理展示,對于一些特殊對象,還需要建立其拓撲對象,比如一個風機會影響的區域和風口,需要通過拓撲 來標識。
參數、屬性:這兒的參數和BIM模型的屬性數據不是一個等同關系,運維中的參數是BIM屬性數據的一個超集,其不僅僅包含屬性數據,還包含 后續不斷豐富的為滿足運維需要的屬性,同時也包含實時的運維參數。運維階段的參數屬性數據的維護也應該由運維平臺來完成,如下圖所示,我們需要為不同類別 的運維對象建立參數模板,對于BIM模型中既有的模型數據,可以直接提取,對于沒有的數據,需要通過錄入或者從業務數據中提取,尤為關鍵的,是要通過編碼 將屬性字段和實時運維數據字段對接,實現數據的關聯,進而能實現雙向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