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我們主要敘述了參數化在計算機之前的發展過程,它有嚴謹的數學邏輯,科學的物理積淀與悠久而系統的生成歷史。參數化并非形式主義,而是種設計方法,它基于性能、基于材料、基于算法,更基于設計師的想法。它賦予了當今的每一個設計師、工程師更多的設計可能性和更高的工作效率。
“參數化”這個術語起源于數學,但是設計師從什么時候開始使用這個詞還存在爭議。David Gerber(2007,73)在他的博士論文《參數化實踐》中指出,Maurice Ruiter在1988年發表的論文《參數化設計》中第一次使用了“參數化”這個詞。巧的是,1998年也是參數化技術公司(1985年由數學家Samuel Geisberg創立)發布第一款商用的參......
20世紀中期以來,建筑在經歷了一個無比憧憬和狂熱的現代主義之后,陷入了多元反思與多極分化的時期。后現代主義、新現代主義、新有機主義、新古典主義、新理性主義、地方主義、結構主義、解構主義、極少主義等林林總總的風格流派隨之出現并廣泛發展,其中一支被理論家稱為“高技派”(High-Tech)的建筑流派,與其它力求拋棄......
當今項目中地下車庫設計無論是建筑還是結構專業,均可能存在設計失誤或設計不當等問題,常見的主要問題為“車庫設計不合理(車道寬度、轉彎半徑、入口、車庫排水)、層高設置不當、坡道計算失誤、以及樓面及頂板與梁設計失誤”等等。這些問題往往是在施工圖出圖后才發現,且有的項目基礎已施工,返工量和更改難度均較大,所......
相信意大利建筑大師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的草圖表達是許多人熱愛上建筑設計的緣由,也是眾多設計師效仿的對象。其草圖表達清晰,線條精煉至極,偶爾的色彩點綴讓畫面頓生美感,活潑靈動!是一種自信而成熟的建筑設計思維的直接流露~“靈感”懷著高漲的熱情整理了一套大師的手稿供各位賞析
芬蘭大概有80% 的建筑是在二戰后建成的,這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我們國家現代主義的傳統優勢。在國內任何關于芬蘭大環境的探討,人們總是喜歡引用“芬蘭建筑”。“聞名世界、功能性強、風格低調、稀少”,當藝術評論家柯思蒂•阿蘭德在1950 年使用了這些詞語后,這些詞就一直和芬蘭建筑聯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