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隸屬于我國三大經濟戰略的《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已完成初步框架,或將于年底前下發,很可能早于“十三五”規劃的 發布。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長江經濟帶是橫跨東中西、連接南北方的重要軸帶,有望成為“中國經濟脊梁”。其將于沿海、沿江先行開發,再向內陸地區梯度推 進,如充分發揮,將形成我國東中西開發的主軸帶。
《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是我國三大經濟戰略規劃之一,與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南北遙相呼應,構成中國未來數年最重要的區域發展戰略。目前,《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已正式發布,但同時確定規劃目標的長江經濟帶規劃卻仍未現身。
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國家發改委仍正在抓緊編制“規劃綱要”。但據記者最新了解,目前“規劃綱要”已完成初步框架,其下發時間很可能早于“十三五規劃”的發布。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也透露,“規劃綱要”近期將下發。
對于長江經濟帶的地位,胡鞍鋼表示,目前我國推進的“京津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將打破過去彼此分割的“四大板塊”格局,打通區域分割版圖,實現區域一體化,尤其是“長江經濟帶”將貫通東西、南北。
的確,長江經濟帶將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云南、貴州等11省市,人口和生產總值占比均超過全國的4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表示,長江黃金水道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板塊,流域各省區之間發展差異大、經濟互補性強。“通過進一步加強黃金水道 交通建設,進一步增強上下游之間在產業發展和生態保護等方面的政策協調、規劃對接和執法合作,能夠促進流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從而更好地促進東中西三大區 域板塊的協調發展。”
(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