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園林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它深浸著中國文化的內蘊,是中國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藝術珍品,是我們今天需要繼承與發展的瑰麗事業。中國古典園林在其自我演進的過程中,最終形成以自然情趣與人文精神相融合、藝術表現與物質技術相結合為特征的園林體系,以鮮明的個性屹立于世界園林中,影響著世界園林的發展。
一、歷史演變
中國古典園林景觀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深厚的積淀,是淵源久遠、博大精深的園林體系,發軔于夏商周。至先秦,“天人合一”的造園理念已初見端倪。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與宗教的兼收并蓄,使園林藝術進一步發展,并促成了唐宋園林的興盛。至明清,中式園林最終成熟并發展成博大精深、異彩紛呈的體系。通過對歷史文獻和實物的分析看,中國古典園林大體上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即生成期、轉折期、全盛期、成熟前期、成熟后期。
圖1 中國古典園林發展的歷史演變
演變周期 | 歷史階段 | 主要特征 | 典型園林 | |
生成期 | 相當于先秦、兩漢 | 以地主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封建帝國初步形成,相應地皇家的宮廷園林規模宏大、氣魄渾偉,成為這個時期造園活動的主流。 | 1、 尚不具備中國古典園林的全部類型,造園活動的主流是皇家園林。 2、 園林的功能由早先的狩獵、通神、求仙、生產為主,逐漸轉化為后期的游憩、觀賞為主。 3、 由于原始的山川崇拜,帝王的封禪活動,再加上神仙思想的影響,大自然在人們的心目中尚保持著一種濃重的神秘性。 | 上林苑 阿房宮 長樂宮 未央宮 思賢園 東苑 樂游園 甘泉池 建章宮 |
轉折期 | 相當于魏晉南北朝 | 豪門士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皇權為首的官僚機構的統治,民間的私家園林異軍突起。佛教和道教的流行,使寺觀園林也開始興盛。園林藝術兼融儒、道、玄諸家的美學思想而向更高水平躍進,奠定了中國風景園林發展的基礎。 | 1、 在以自然美為核心的時代美學思潮的直接影響下,中國古典風景式園林由再現自然進而至于表現自然,由單純地摹仿自然山水進而至于適當地加概況、提煉、抽象化、典型化,開始在如何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方面有所探索。 2、 園林的狩獵、求仙、通神的功能已基本消失或僅保留其象征的意義,游賞活動成為主導的甚至唯一的功能。 3、 私家園林作為一個獨立的類型異軍突起,集中地反映了這個時期造園活動的成就。它一開始即出現兩種明顯的傾向:一種是以貴族、官僚為代表的崇尚華麗、爭奇斗富的傾向;另一種是以文人名士為代表的表現隱逸、追求山林泉石之怡性暢情的傾向。 4、 皇家園林的建設納入都城的總體規劃之中,大內御苑居于都城的中軸線上成為城市中心區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5、 建筑作為一個造園要素,與其他的自然諸要素取得了較為密切的諧調關系。 | 張倫府苑 辟疆園 瓊圃園 靈芝園 華林園 銅雀園 蘭亭 金谷園 |
全盛期 | 相當于隋唐五代 | 作為一個園林體系,它的獨特風格已經基本形成了。 | 1、 皇家園林的“皇家氣派”已經完全形成,它作為這個園林類型所獨具的特征,不僅表現為園林規模的宏大,而且反映在園林總體的布置和局部的設計處理上面。 2、 私家園林的藝術性較之上代又有所升華,著意于刻畫園林景物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小品的細致處理。 3、 寺觀園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結果,城市寺觀具有城市公共交往中心的作用,寺觀園林亦相應地發揮了城市公共園林的職能。郊野寺觀的園林把寺觀本身宗教活動的場所轉化為點綴風景的手段,吸引香客和游客,促進原始型旅游的發展。 4、 山水畫、山水詩文、山水園林這三個藝術門類已有互相滲透的跡象,中國古典園林的詩畫情趣特點開始形成。 | 芳華神都苑西苑(上) 禁殿苑 東都苑 神都苑 翠微宮 華清宮 大興宮 興慶宮 大明宮 輞川別墅 |
成熟前期 | 相當于兩宋到清初 | 封建文化的發展已失去漢、唐的閎放風度,但卻轉化為在日愈縮小的精致境界中實現著從總體到細節的自我完善。相應地,園林的發展亦由盛年期而升華為富于創造進取的完全成熟的境界。 | 1、 這個時期園林的創作方法逐漸向寫意轉化。 2、 文人廣泛地參與造園,豐富的造園經驗不斷積累,再由文人或文人出身的造園家總結為理論著作刊行于世。 3、 隨著佛教禪宗傳入日本,中國的造園藝術繼唐代以后再度影響日本,促成了盛極一時的禪宗園林,如書院造庭院、枯山水以及茶庭等的相繼興起。 | 獅子林 承德離宮 熙春園 近春園 清漪園 萬春園 長春園 圓明園 靜宜園 靜明園 暢春園 西花園 西苑 富正公園 后明池 后苑 |
成熟后期 | 相當于清中葉至清末 | 園林的發展,一方面承前一時期的成熟傳統而更趨于精致,表現了中國古典園林的最高成就;另一方面則暴露出某些衰退的傾向,逐漸流于繁瑣、僵化,已多少喪失了前一時期的積極、創新精神。 | 1、 皇家園林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波折。 2、 民間的私家園林一直沿襲上代的高峰水平,并形成江南、北方、嶺南三大地方風格鼎峙。 3、 園林已由賞心悅目、陶冶性情為主的游憩場所轉化為多功能的活動中心。 4、 造園的理論探索停滯不前,沒有出現像上個時期那樣的有關園林和園藝的略具雛形的理論著作。 5、 中、西園林文化開始有所交流。 | 滄浪亭 拙政園 留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