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的正在建設之中的漢堡易北音樂廳
三、從近期實例看一些設計趨勢
劇場建筑平面布局的演變,比起電影院和體育建筑要更為豐富。二戰之后,歐洲不少劇場設計將傳統的鏡框式舞臺發展成“品”字形的布局,并通過雪橇型的小挑臺來改善兩側挑臺的視線條件。此外還有許多變化形式,例如美國華盛頓中心劇場、加拿大斯特拉特節日劇院、倫敦國家奧利弗劇場、法國格勒諾布爾文化劇場等分別開創出中心式、伸出式、復雜伸出式、盡端式、環繞式等五花八門的平面形制。但實際上,它們大多都能從古典劇場中尋找到原型。
平面形式顯然不是當代劇場建筑唯一的演變趨勢,今日,建筑師們的創意更多來自其他方面。拿近期的兩個并非由大牌建筑師設計、但是非常成功案例來說:哥本哈根的丹麥皇家劇場(Lundgaard&Tranberg建筑事務所設計,2009年建成)將建筑生長出一個懸挑于海邊的盒子,并特意將化妝室設在懸挑的最外部,富有創意;而位于奧斯陸的挪威國家歌劇院(Snohetta建筑事務所設計,2008建成)延續了悉尼歌劇院的建筑與水的親近關系,但是更為通透開放,尤其是大面積的公共坡道的設計,為人群聚集和疏散提供了詩意的空間。多年以來,劇場建筑的設計手法總是層出不窮。
Mecanoo 設計的西班牙La Llotja de Lleida 劇場
漢斯夏隆設計的柏林愛樂音樂廳 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