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宏觀調控措施的持續從緊,住宅地產市場風險日益增大,房地產企業開始尋求多元化發展及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逐漸將目光投向旅游度假地產,推進了以旅游度假為主題的房地產開發的興起,但旅游度假地產在土地的一、二級開發過程中均存在較多的難題,也需要房地產企業對其相關問題繼續進行審慎研究。
一、由旅游消費趨勢解析旅游度假地產發展情況
旅游度假地產是在旅游業與房地產業持續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從本質上講,屬于旅游消費的一部分,因此,旅游消費的規律和趨勢對旅游度假地產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
1、旅游度假地產的概念明晰
雖然都受旅游消費規律的影響,但實質上,旅游地產與度假地產在概念上并不相同,兩者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旅游業起源于游客對旅游的需求,終止于這種需求的滿足。一般來說,旅游地產的開發過程是一個根據供需關系作不斷調整的過程。而度假地產作為旅游與地產的交叉點,既是旅游地產的一部分,也是旅游業發展到高級階段的必然產物。同普通的旅游地產相比,度假旅游具有很大的獨特個性,更加注重客戶在固定旅游目的地的停留,因此對住宿及其配套要求較高,是屬于休閑的高級形式。綜合起來講,旅游度假地產作為旅游業和房地產兩個黃金產業的高度融合產品,以旅游度假休閑為目的,通過旅游度假業與房地產相結合的綜合開發和經營運作而形成各種物業。一般來說,凡依托自然、文化等區域資源、以旅游度假為目的的房地產開發、營銷等各類房地產經營活動,全部或部分實現了旅游度假的功能的物業都歸屬于旅游度假地產的范疇。
2、旅游消費趨勢與旅游度假地產發展的相關性
旅游度假地產在發展規律上既需要遵循房地產消費規律,同時遵循旅游業受GDP影響的規律,也就是隨著人均GDP的增長,旅游地產也將隨著旅游消費的日漸成熟而發展,旅游消費的升級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促進旅游地產升級。如圖一旅游消費趨勢示意圖所示,當人均GDP超過3 000美元時,旅游形態開始向度假旅游升級;達到5 000美元以上則進入成熟的度假經濟時期。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3年我國人均GDP約為6 767美元,理論上已進入成熟的度假經濟階段,旅游度假地產的發展將迎來黃金時期。

3、旅游度假地產發展態勢
目前,國內旅游地產類型呈現出從單一的酒店、主題公園轉向游樂設施、度假別墅、第二居所等多元化并存的發展態勢。從發展的驅動力看,旅游度假市場基本呈現“一級城市靠地產,二、三級城市靠資源”的涇渭分明的發展態勢。北京、上海等一級城市的旅游房地產基本走“地產”路線,以人造景區和景點來配套住宅、酒店、社區等的開發。但由于受區域環境條件所限,一級城市發展旅游度假地產優勢不顯。而二、三級城市的旅游度假地產開發則主要走“旅游”路線,依托區域的高等旅游資源進行完整的項目配備。從運作方式看,旅游地產市場基本呈現出綜合化、多元化的發展態勢。眾多旅游房地產已由過去的產權式酒店、分時度假逐步發展延伸,以健身、旅游、娛樂、休閑為主題的地產項目逐步興起,旅游度假地產的運作方式逐漸綜合化、多元化。
二、旅游度假地產行業發展概況分析
1、旅游度假地產行業發展環境
從宏觀環境講,首先國民經濟的大幅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以及社會老齡化問題都提升了旅游度假地產的市場需求,為旅游度假地產帶來極大的發展前景和利潤空間。再加上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嚴厲打壓政策,讓整個房地產行業遭遇冷冬,再有國家對旅游產業的政策支持,使房地產開發企業開始將目標瞄準旅游度假地產,導致旅游度假地產異軍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