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國內酒店設計(從建筑構造上開始)慣用一套固定模式,照搬規范,套用圖集,機械生硬地算計指標,尤其是多功能空間、餐飲娛樂用房的平面布置和標準客房及洗浴空間的設計,往往流于簡單程式化布置,技術含量較低,更談不上獨到與個性。因此, 在這個階段,如何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之外,進行創新設計,是我們所追求的目標。
3.空間創造
空間感是建筑體面的虛實圍合帶給人的心理感受,而空間感、尺度感的把握正是考驗建筑師基本技能的常規手段,也決定了建筑的空間和使用效果。酒店設計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把建筑功能和室內空間合理組織、融為一體,創造出序列清晰、簡明疏朗、情趣盎然的酒店室內外空間。
酒店建筑一般都會出現大的共享空間。如何將室外的光、水、綠化引入室內?如何使外部與室內空間的融合達到完美?如何打破原有的陳舊的空間利用模式?需要吸收以往的經驗,但更需要創新。在空間互融性上,北京建國酒店的做法頗值一提。它錯落跌宕的建筑本身就給人一種視覺上的美感,而由大堂吧和后面的客房區所圍合成的露天園林處理得更為成功。客人無論是在大堂吧還是在客房陽臺上,都可以欣賞到變幻的四季景色,而客房區的客人還可以在半敞開的陽臺上聽到淙淙的流水聲,呼吸帶露水的空氣。
無錫HILTON酒店大堂門廳的正后方通高玻璃室外設置了一個大型的綠化庭院,富有中國傳統造園手法的對景意韻。采用退臺疊高式綠化與南側蕪雜的現狀視線阻隔,形成內向安靜的休閑花園。既成室外一景,又與室內空間渾然天成。而大宴會廳屋頂則布置空中花園和網球場,形成從主樓客房觀望的第五立面。
4.風格整合
酒店設計的風格離不開它的市場定位和品牌約定,還必然受到文化背景和地域風貌的影響。此外,不同類型的酒店也會有不同的設計風格。度假酒店的整體風格必然是輕松、活躍、亮麗、休閑的;而商務酒店的功能性是第一位的,其風格更傾向簡約、明快、高效……
無錫雙樹酒店大堂入口的處理采用城市大門的喻意,吸納江南建筑的傳統神韻,以通達開放的面目歡迎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香格里拉酒店的設計一向以清新的園林美景、富有濃厚亞洲文化氣息的大堂特征聞名于世。昆山商貿酒店的一層大堂高約10米,一部大氣典雅的旋轉樓梯直上二層,整體的木作與石材收分簡潔干練。整個空間的裝飾材料、固定家具、移動家具(包括大堂副理臺、圈椅、休息區的沙發、茶幾等)、盆栽綠色植物、壁畫、飾品的擺放都做了圖紙或現場詳盡仔細的斟酌推敲,以及各種單位尺度在整體空間中給人視覺上、心理上帶來的種種感受。這是一個極有意義的過程,也是一個需要設計師經常去感知的、不斷積累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