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蛇口工業區主要經驗:
(1)建立企業淘汰機制
為了配合蛇口工業區的轉型升級,園區管理者建立企業淘汰機制,逐步清理上百家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只保留具有發展前途的企業,為優質潛力型企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從而謀求企業和園區由產業鏈底端向高端轉移。
(2)鼓勵文化創意產業
2006年,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將建于上世紀80年代初、曾先后有上百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的三洋廠區的6棟工業廠房,改造為深圳創意產業園二期基地。在對老建筑的改造過程中,大膽保留了老建筑原有的風貌,又融合現代設計手法和因素,采用大量綠色建筑技術,在節能、節材、節水、環境保護方面作了許多嘗試,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成熟的節能技術進行優化組合,集成創新。2008年5月開園后,至今吸引了150多家建筑景觀設計、工業設計、服裝設計類創意機構進駐,匯聚了全世界的創意精英。
(3)完善綜合配套設施,建立產業新城
蛇口工業區通過提供完善的城市配套設施,打造宜居環境,實現工業園區向產業新城的轉變。園區從居住、醫療、娛樂、通訊等方面完善配套服務。蛇口招商地產負責開發與建設園區內職工微利房、商品房、別墅、酒店式公寓等各種住宅,以滿足企業員工的住宅需求;園區內擁有多家政府醫院、社區診所、國際救援中心及醫療保險機構,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園區內遍布各類文體場館,提供各類健身康體、休閑娛樂設施,以滿足園區內企業員工高層次消費需求;園區的通訊服務發達,蛇口通訊公司為園區提供各類語音信息服務,蛇口信息島公司為園區提供各類數據信息服務。
產業新城是蛇口工業區轉型升級的方向,園區管理非常重視配套服務的完善,致力于打造宜居生活環境,促進產業生產與城市生活的融合。通過建立集辦公、居住、餐飲、娛樂、休閑、購物、度假為一體的園區綜合體,實現產城融合。
三、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實施路徑
新一屆政府將把改革創新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各個環節,產業園區面對新的形勢任重道遠。針對產業園區在開發模式、產業選擇、招商、運營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借鑒國內外有益的實踐經驗,我們提出了產業園區轉型升級的八大路徑,希望藉此助力園區快速發展。
1.產區園區定位由“大而全”向“小而美”轉變,著力打造專業化、精致化的園區
在市場競爭極其激烈的今天,各個產業園區需要有獨特的競爭優勢,才能吸引企業、聚集資金,謀取發展,以往“大而全”定位已不適應市場需要。打造專業化、精致化的特色園區,將同類企業以及產業鏈條上關聯密切的企業在園區聚集,培育和發展富有效率的專業化企業集群,形成具有發展規模化、土地使用集約化、資源利用效能化、產業配套系列化等特點的產業園區是大勢所趨。
揚州食品工業園區是另外一個成功的案例。揚州食品工業園區是集食品產業加工、制造、物流、研發等于一體的現代食品產業集聚區。根據園區發展規劃,專注于食品產業,引進休閑食品、方便食品、功能飲料、保健食品、冷凍食品和食品添加劑等工業項目,配套建設科技研發、商業金融、冷鏈物流等服務項目。多年積累,形成了食品產業上下游一體,食品龍頭企業突出,特色產業優勢凸顯的優勢,從而促進食品產業集聚,推動園區食品產業升級。
2.戰略新興產業、健康產業及現代服務業成為產業選擇新方向
未來產業園區應集中精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可重點培育健康產業及現代服務業。
表3-1園區產業選擇新方向
園區產業新方向 | 產業細分 |
節能環保產業 | 高效節能產業 |
先進環保產業 | |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 |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 下一代信息網絡產業 |
電子核心基礎產業 | |
高端軟件和新興信息服務產業 | |
生物產業 | 生物醫藥產業 |
生物醫學工程產業 | |
生物農業產業 | |
生物制造產業 | |
高端裝備制造業 | 航空裝備產業 |
衛星及應用產業 | |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 | |
海洋工程裝備產業 | |
智能制造裝備產業 | |
新能源產業 | 核電技術產業 |
風能產業 | |
太陽能產業 | |
生物質能產業 | |
新材料產業 | 新型功能材料產業 |
先進結構材料產業 | |
高性能符合材料產業 | |
新能源汽車產業 | 純電動汽車 |
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 |
健康產業 | 醫療產業 |
保健用品 | |
保健品產業 | |
健康管理產業 | |
現代服務業 | 金融服務 |
信息服務 | |
物流服務 | |
文化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