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園區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力的支撐著我國經濟的強勁增長。作為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產業園區的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新一屆中央政府致力于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產業園區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承載主體,將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浪潮中扮演先鋒角色,這就要求產業園區直面問題,轉型升級,擔負起我國產業結構優化的主力作用。因此我們把研究產業園區發展趨勢作為中國產業新區研究院成立后的第一個課題。
我們寄希望,通過該課題的研究,為園區的開發者、管理者、服務者提供有益借鑒,為產業園區發展貢獻綿薄之力。
一、產業園區現狀與存在問題
產業園區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推動城市化建設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產業園區通過資源集聚,帶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實現規模經濟。
園區的具體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包括高新區、開發區、科技園、工業區、產業基地、特色產業園等以及近來各地陸續提出的產業新城、科技新城等。
我國產業園區的發展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
1.產業園區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助推器
產業園區支撐中國經濟強勁增長。2012年,全國105個國家高新區實現GDP5.22萬億元,約占全國經濟總量的10%; 2013年1-9月,全國200個國家級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877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2.6%。由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產業園區已發展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支重要力量。
產業園區對區域和城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越來越高。2009年,工業增加值占所在城市比重達到30%以上的高新區有23家,園區生產總值(GDP)占當地城市GDP達到20%以上的高新區有16家。2011年,國家級開發區就業人數達到1299萬人,同比增長17.9%,新增就業人數197萬人,較2010年有所上升。各地政府都在放大產業園區的區域轄控面積,使一些原來經濟體量較小的園區也開始逐步成為當地主要的經濟產出空間,發揮了產業經濟前端引領作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產業園區是調整中國經濟產業結構重要抓手。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重要的國家戰略。產業園區特別是高新區因其獨特的技術創新優勢和產業孵化基礎,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認同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國家也逐漸從政府采購拉動、重大專項傾斜和重點產業項目布局等方面給予高新區支持。因此,產業園區特別是高新區擔當了中國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
表1-1國家級高新區培育新興產業集群分領域匯總
領域 | 主要高新區 |
新能源 | 中關村、烏魯木齊高新區、天津高新區、保定高新區、湘潭高新區、常州高新區、無錫高新區、錦州高新區、德陽高新區、新余高新區 |
新醫藥 | 中關村、張江科學城、東湖高新區、西安高新區、深圳高新區、天津高新區、廣州高新區、成都高新區、杭州高新區、淄博高新區、石家莊高新區、大慶高新區、延吉高新區、泰州高新區、臺州高新區、長春高新區、通化新區、本溪新區 |
生物育種 | 楊凌高新區、東湖高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煙臺高新區、威海高新區、大連高新區、長沙高新區、廣州高新區、齊齊哈爾高新區、酒泉高新區 |
節能環保 | 中關村、東湖高新區、深圳高新區、保定高新區、廈門高新區、福州高新區、大連高新區、揚州高新區、杭州高新區、南昌高新區 |
新能源 汽車 | 北京、天津高新區、西安高新區、長春高新區、蕪湖高新區、廣州高新區、深圳高新區、襄樊高新區、東湖高新區、重慶高新區、臺州高新區 |
新材料 | 中關村、廣州高新區、寧波高新區、長春高新區、大連高新區、洛陽高新區、寶雞高新區、包頭高新區、金昌高新區、連云港高新區 |
海洋產業 | 青島高新區、大連高新區、深圳高新區、濱海新區、煙臺高新區、威海高新區、張江、廣州高新區、北海高新區 |
新一代移動通訊 | 中關村、深圳高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東湖高新區 |
物聯網 | 中關村、無錫高新區、東湖高新區、深圳高新區、南京高新區 |
產業園區為未來中國經濟贏得國際競爭優勢。2012年,全國105個國家高新區出口創匯3760.4億元,占全國外貿出口的18.4%;2013年1-9月,全國200個國家級經開區進出口總額5810億美元,占全國比重的19%。產業園區已成為中國經濟未來贏得國際競爭優勢的主要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