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型的購物中心,如區域型和超區域型購物中心,主營商店是不可缺少的。主營商店一般可以是貨物齊全的百貨公司、小型百貨公司、減價性百貨公司、巨型專業商店和大型服飾商店等。在國外一個超區域型的購物中心,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主營商店,而且要求主營商店的面積占到整個購物中心總面積的半數以上,這樣對顧客來說才有足夠的吸引力。
經過20世紀90年代激烈的兼并、破產、重組后,目前歐美的百貨公司之間以相對平靜,這些百貨公司定位清楚,服務于哪個收入的消費群非常明確,因此各自鎖定自己的顧客群,能夠相安無事地同處于一個購物中心內。我國的大型百貨公司在改革開放前曾是唯一可以買到齊全商品的購物場所。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競爭體制和消費群的單一,其商業定位很不明確。面對今天的市場經濟,百貨業雖經不少改革、重組與進化,但尚沒有完全脫離計劃經濟的框框,因此要在定位,形象與實力上真正成為購物中心的主營商店,尚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的零售業目前正處于對國外完全開放的初期,可以預見中國的百貨業未來數年將面臨激烈競爭。
購物中心有無主營商店或有幾個主營商店,這對建筑設計中關于人流、動線和貨流的組織影響很大,且對整個購物中心的形象也有根本的影晌。提供主營商店和社區有更多的聯系,能更多地反映各主營商店的需求,我們在規劃設計大型購物中心時,應充分考慮這種情況。
專賣商店是指專賣一定品牌商品的商店。品牌與品牌專賣店是在長期市場競爭中形成的,形象明確、定位清楚,商品品質穩定,有忠實的固定消費群。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國外的各種品牌產品不斷進入我國。它們有選擇地在大城市百貨公司、酒店或商場中開設專賣店,經過多年的形象投資和宣傳,在我國也已經培養出一批忠實的消費群。在購物中心的商業業態規劃上,專賣商店與百貨公司等主營租戶是一個互補的關系,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一方面專賣商店需要依靠百貨公司帶來的巨大人流,而專賣商店也為顧客提供或補充了比百貨公司更為專業、多樣的商品選擇,使人們更愿意到購物中心來購物。同樣,各種專賣商店也有自身定位的選擇。不同定位的專賣店設在同一定位的購物中心是理所當然。一個區域型或超區域型的購物中心會有幾十家以至數百家的專賣商店。我國的購物中心如果只是依靠國外品牌專賣店(一般是中、高檔的定位),顯然是不可能也不現實。創建和培養國內品牌的專賣店是國內零售商業當前緊迫的問題。
商業建筑設計是一種挑戰,尤其是購物中心的設計。這是因為購物中心是一個變化與進化的概念,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對建筑師來說掌握消費需求與零售業的變化并不在建筑學傳統的訓練范圍內,但在購物中心設計中,把握和理解商業模式改變對建筑形態設計的沖擊卻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規劃設計購物中心時,應充分了解國際上購物中心的形態的變化和預見今后發展趨勢。
在20世紀70年代前,購物中心的形象幾乎是大同小異,都是巨大的盒子式建筑。使用各種材料和各種顏色的盒子,建筑師強調的是整體建筑的形象與造型,要人們注意的是購物中心本身,而不是其中的每個商店。購物中心在近十年中的形象改變得很快,由室內而改為室外,外觀一改過去單調的色彩與形式,而變得豐富多彩。現在的建筑師必須協調所有商店租戶的門面外觀,特別是日益受到顧客歡迎的露天室外型購物中心的商店店面設計,使之更具有個性,設計中也更注重空間環境的氣氛,以增加顧客逛街的感覺和樂趣。
現代購物中心與20世紀相比較,除了建筑本身的功能變得更為復雜多元外,其他設計的基本元素,諸如景觀照明、圖標、色彩的運用,已經變得相當復雜,已不是單靠建筑師所能完成。在專業顧問方面,在購物中心的設計團隊里除了我們熟悉的空調、給排水、電氣工程師以外還需要專業景觀設計師、照明設計工程師、平面設計師、聲學專家、室內設計師、防火消防顧問、交通停車專家、甚至歷史學者,加入設計團隊共同努力以完成設計。在國外,一個大型的購物中心設計團隊可能包括數十個專業顧問。在國內,很多專業設計師的隊伍中還沒有形成對零售商業建筑設計很熟悉的團隊。而且在大多數場合下開發商對這些專業團隊的重要性還沒有足夠的認識,他們常常認為建筑師的服務應該是全面的,沒必要再聘專業設計師。
作為商業建筑的建筑師,要設計一個成功的購物中心除了必須滿足商業建筑本身的基本功能外,還必須去學習很多和建筑設計似乎無關的知識和技巧,從各種專業顧問到各種不同背景人們、商店租戶中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建筑師不僅需要協調眾多的專業顧問,而另一重要的方面是要善于與開發商溝通,了解并滿足開發商的要求,說服他們接受你的建議,在購物中心上加上這些專業設計層次,這將會對購物中心的成功起著積極的作用。
商業建筑設計是一種挑戰,尤其是購物中心的設計。這是因為購物中心是一個變化與進不同背景人們、商店租戶中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建筑師不僅需要協調眾多的專業顧
化的概念,并沒有一個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對建筑師來說掌握消費需求與零售業的變問,而另一重要的方面是要善于與開發商溝通,了解并滿足開發商的要求,說服他們接化并不在建筑學傳統的訓練范圍內,但在購物中心設計中,把握和理解商業模式改變對受你的建議,在購物中心上加上這些專業設計的層次,這將會對購物中心的成功起著積建筑形態設計的沖擊卻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規劃設計購物中心時,應充分了解國際上極的作用。購物中心的形態的變化和預見今后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1] 時代建筑[J]. 2004-07,2004-04(78)
[2]美國城市土地利用學會. 購物中心開發設計手冊[M]. 肖輝譯. 北京:知識產權出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3作者 范晟杰 建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