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研究
1、航空產業基地
1.1 概念解析
航空產業基地是結合飛機制造業及相關產業鏈對生產、研發、運輸等環節的特殊要求,通過全面提升航空系統集成能力,形成完整的航空產業體系及相對集聚的航空制造業集群。建設以飛機生產、加工、研發以及相關配套產業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1.2 產業發展思路
以飛機生產制造為主軸,帶動零部件加工、改裝維修、機載設備、航空新材料、航空旅游和航空教育培訓等產業,重點建構由主干產業、分支產業和配套產業構成的產業發展結構。
產業分析示意圖
1.3 建設條件研究
(1)具備良好的區位條件,以降低成本,促進產業集聚,從而形成完善的產業體系。
(2)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能夠充分促進國內外資本融入,保障建設的有序進行。
(3)具有豐富的科技智力資源,研發機構集中,人力和土地資源充足。
(4)具備雄厚的產業基礎,產業集聚度高,經濟發展勢頭強勁。
(5)政策保障健全,擁有良性的運作機制。
2、臨空經濟區
2.1 概念解析
臨空經濟區是以機場為核心,集航空運輸、物流、商貿購物、旅游休閑、工業開發等多項功能于一體的大型機場綜合體。
臨空經濟區是在經濟發展達到一定階段之后,依托大型機場的吸引力和輻射力,在其周邊地區發展起來的,由直接服務及依托航空運輸業的相關產業和具有明顯航空樞紐指向性的有關產業組成的,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區域經濟體系,是產業結構演變和交通運輸方式變革的產物。
2.2 產業發展思路
臨空經濟區產業發展主要以航空物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具體包括貨物流通、高科技工業、高附加值制造業、科技研發、商務會展、文化休閑、商務金融、航空旅游等。
2.3 發展模式
按照臨空經濟與空港的空間關系,大致會分布形成空港區、緊鄰空港區、空港相鄰地區和外圍輻射區等四個區。其中空港區以機場的航空運輸、機場內部服務以及航空公司日常辦公為主要功能;緊鄰空港區是機場周邊1-5公里范圍,為適應空港活動產生的服務要求,該區主要發展為空港運營、航空公司職員和旅客提供相關的商業和生活服務等;空港相鄰地區是機場周邊5-10公里范圍,以各類臨空產業聚集和規模化發展為主要功能,如高科技產業,現代物流業,高附加值制造業、會展中心、游樂園等;空港外圍輻射區是機場周邊10至15公里左右以外地區,機場對該地區的相關產業有促進作用。
3、總部經濟區
3.1 概念解析
(1)總部經濟
總部經濟是指某區域由于特有的資源優勢吸引企業將總部在該區域集群布局,將生產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較優勢的其他地區,從而使企業價值鏈與區域資源實現最優空間耦合,以及由此對該區域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一種經濟形態。
(2)總部經濟區
總部經濟區是實現總部經濟的物質載體,是融匯了眾多的信息與資源,通過智慧聚集、文化碰撞而形成的多元文化融合的新型經濟文化區,是新商業思路及商業文化的集散地。
3.2 產業發展思路
總部經濟區產業發展主要是以現代服務也為主導,重點發展商務辦公、商貿金融、會展博覽和教育培訓等產業。
3.3 發展條件
(1)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和科技、教育資源。
(2)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交通網絡設施。
(3)便捷的信息環境和信息網絡。
(4)相對集中的總部聚集區域。
(5)具有圍繞總部的專業化服務支撐體系。
(6)良好政務、法制、市場和人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