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家,不高的方形門墩雕為須彌座形狀,其上刻獅子。有的則不雕獅,在方形門墩上浮雕花草人物圖案。
門前一對抱鼓石,立的是功名標(biāo)志。在講封建等級的年代,無功名者門前是不可立“鼓”的。倘若要裝點(diǎn)門臉,顯示富有,也可以立把門枕石起得像抱鼓石那樣高,但只是傍于門前的裝飾性部分要取方形,區(qū)別于“鼓”,再高仍稱“墩”。
門 墩主要以箱形和抱鼓形居多,但還有獅子形,多角柱形,水瓶形門墩等等。門墩通常由須彌座,抱鼓或方箱,以及獸吻或獅子(有說是狻猊)幾部分構(gòu)成。根據(jù)門樓 的形制不同門墩的形制也有差異。須彌座是整個(gè)門墩的基礎(chǔ),一般會刻有蓮花的形狀,上面通常有錦鋪。抱鼓是一個(gè)豎立著的鼓,在鼓面和鼓的側(cè)面通常雕刻有各種 吉祥紋樣,有福在眼前(蝠在眼錢),歲歲平安(穗穗瓶鵪),福祿壽(蝠鹿獸),麒麟臥松、犀牛望月、蝶入蘭山,也有的做成五世同居(五個(gè)獅子)等圖案。方 箱式一立方體,四面都刻有不同的紋樣。在抱鼓或箱體上面雕刻有獸吻或獅子。而整個(gè)門枕石由一塊整石雕刻而成。
象征意義
————刻在門墩上的美好祝愿 三羊開泰
門墩的表面刻有很多精美的圖案。這些門墩借助人物、草木、動物、工具、寓言、幾何圖案,表達(dá)了四合院的建筑者們希望長壽、富貴、驅(qū)魔、夫妻美滿、家族興旺的美好心愿。
“獅” 和“世”諧音,雕九只獅子的圖案是“九世同居”,表示合家團(tuán)聚、同堂和睦的祝愿。————獅子型和石虎型的門墩兒的特殊含義:獅子型和石虎型的門墩兒,是 過去四合院門前最常見的。早年間有權(quán)有勢的大戶人家講究在門前擺上一對漢白玉雕的大石獅子,通常是雄獅居左,右爪下踩著繡球,被稱為“獅子滾繡球”;雌獅 居右,左爪下是一只幼獅,叫做“少師少帥”,意思是子嗣昌盛,世代高官。
而 大多數(shù)的四合院是在門框兩側(cè)放置一對小石獅子或小石虎門墩兒,盡管它們沒有大戶人家門前那對石獅高大氣派,但卻雕刻得活靈活現(xiàn),十分精美,或蹲或站,或伏 或仰,猶如一對保護(hù)神,看守宅門。其實(shí)放置它們的本意也是避邪驅(qū)惡,守門看戶。人們之所以多選擇石獅和石虎守門看戶,是將其視為異獸,兇猛威武而毫不畏懼 任何禽獸,被視為“獸中之王”,有它看家護(hù)院,野獸鬼怪就不敢進(jìn)入宅門。在門前放置石獅子還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它是吉祥之物,所以將一對活潑可愛的小石獅 子放在門前,也是一種喜慶活潑有余的象征;二是有的門墩兒上呈臥姿一大一小兩只獅子,獅諧音“世”,大獅子小獅子取“世世同居”之意,且小獅子臥于大獅子 胸前,又有“父慈子孝”、“和諧美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