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永續建筑發展
好的建筑講究平衡。我向來以鋼琴家為例,要成為天才,必須要在鋼琴面前轉換自己純熟的技術能力,之后設法忘記這些能力,否則會變成機器人在彈鋼琴。建筑師必須有龐大的技術知識,并了解最新技術,自己的建筑才能不著痕跡地吸收它們。我相信永續建筑是能夠達到平衡的方式。
我們正處于新的歷史階段:在陶醉于水泥與鋼鐵(現代主義),并從風格中解放之后,建筑應該彰顯對世界脆弱面的一面。這個態度不僅是自然的,也是社會的。
“世界是脆弱”的這個新發現,或許將成為新世紀建筑最重要的靈感元素。這不是講究道德或者耗費較少能源即可,而是尋找新的語錄,打造出會呼吸的建筑。

項目氣場
建筑師有清楚的社會職責,也永遠是社會組織的一部分。自古以來,有些人負責打獵,有些人負責蓋出遮風擋雨之處。建筑師從過去至今,都像是魯濱遜……
必須去到一個地方、理解氣候、氣氛與場地精神(Genius Loci)。你必須掌握項目的氣場,才能在那里建構出漂亮、實用的房子。
建筑位于邊界上,介于藝術與人類學之間,社會與科學之間,科技與歷史之間。有時,記憶也在建筑中占有一席之地。建筑關乎幻想與象征、語言及說故事的藝術。建筑是這一切的有趣組合,有時是人性的,有時是物質的。(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