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級的不合理性:Cloud City
芬蘭處在一個很寒冷的緯度上。冬天這里的氣溫很容易就會在零下20℃以下。但我從來不覺得低溫是建筑設計的阻礙,我們可以很簡單地利用增加保溫層來解決室外溫度問題。
氣候對設計真正的考驗其實是自然采光。赫爾辛基處于芬蘭的最南端,太陽在夏天的時候幾乎從不落山;而在冬天,太陽很少在地平線上,白天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所以芬蘭的建筑一直飽受自然采光的困擾。
我們感到很驚訝,因為我們現在的城市居然沒有做任何事情來解決這一情況。赫爾辛基的規劃像是一個縮小版的柏林,只不過建筑的墻體多了些保溫填充物而已。密實的建筑結構是赫爾辛基規劃的策略之一,但是再怎么填充也解決不了夏天太陽暴曬的狀況。
我們遇到過一個想改進赫爾辛基市區建筑的客戶。那個建筑曾是諾基亞的電纜廠,現在作為辦公室用。建筑位于赫爾辛基很受歡迎的地區,那里曾經有很多水手酒吧,現在漸漸成為時尚設計師聚集的地方。為了改善建筑的公共空間、服務功能,提高開放性,我們需要尋找機會來服務新的建筑。
建筑臨街的外立面都采用了紅磚,博物館等機構對這些紅磚建筑有保護政策,禁止對外立面有大的改動,所以改造建筑只能從內部一個用作辦公室停車場的大廳入手。
博物館機構希望不要改動建筑表面,這樣可保持與附近其他現有建筑表面的一致性。在這點上,我們尊重了他們的意愿,因為現有建筑從街道遠處也很難被看到。金字塔形的建筑體塊可用作公寓。庭院的其他附加部分可以生成陰影投射到建筑表面,幫助降低夏天太陽高照時辦公室的溫度。
由于冬天時太陽入射角較低,我們設想將建筑的底部做成一個收集自然光的工具:具有反射性能的漏斗狀底部能將低角度的陽光散射到庭院中,而庭院里整體自然光的量實質上是沒有變化的。
建筑的頂部是公寓,在公寓里可以觀賞到整個城市的景色。再低一點的部分是辦公區域,作為現在建筑的一個附屬部分。老建筑屋頂上的第一層也是面積最大的一層將會對外開放。
這個建筑永遠不會完整地呈現出來,新老兩個建筑形成多方面的兩級對立,創造出兩者間的分離感。
Cloud City項目
存在的不合理性:Leijonatorni
關于“Cloud City”項目的部分爭議是因為赫爾辛基大多數建筑都是低層的,部分有高層建筑的區域在最近幾年已經有了未來發展規劃。尋找讓赫爾辛基變得更加高密度、更多樣化的可能性成為我們工作室最主要的使命。
我們研究了幾個高層建筑地區, 其中包括Pasila。Pasila 是芬蘭最繁忙的鐵路樞紐站。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原本規劃的一片面積很大的鐵軌道一直沒有被開發——緊挨著冰球場的巨大廣場一直是空蕩蕩的。冰球場“哈特瓦爾體育館”是這個地區舉辦明星演唱會和其他活動的主要場所。盡管冰球場邊的一大塊空地曾有著大規模的規劃,但是這個城市卻把它完全忽視了。
再仔細研究冰球場邊上的廣場,廣場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立體停車樓的頂面,停車樓用來提供演唱會和體育比賽觀眾的停車位。在沒有活動的時候(大概占了90% 的時間),停車樓就會一直空置。與此同時,在這個地區的新規劃中,每增加125m2 的新建筑就會要求有1 個新的停車位。
但如果把這個規劃概念倒過來看會如何呢?冰球場每個空置的停車位對應的是125m2 的新建筑?如果我們假設冰球場現有的停車位中有一半會用來支持該地區的發展規劃(另外一半還是專供冰球場使用),按照這個思維,這個地區以后會有9 萬m2 的新建筑。由于新建筑將在廣場上也就是停車樓的頂部建成,那么新建筑也就必須是一個高層或超高層建筑了,但在這個高層建筑密集的地方我們能夠再加上一個高層建筑嗎?
資源的不利用是個很大的浪費。打個比方,如果一個建筑不被使用的話,那施工時用在它身上的資源每時每刻都在浪費。在與工程咨詢方奧雅納(Arup)一起仔細研究完哈特瓦爾體育館之后,我們發現,和停車場一樣,能源、垃圾、水、熱能等這些正在投入使用的基礎設施資源都可以拿一部分出來與新規劃項目共享。
我們需要限制高樓的面積范圍來減少對停車樓的損傷。大樓的底層將會作為辦公室使用,并會加上能減少室內熱量的建筑立面。大樓的上部將會從辦公室過渡到公寓,配以更多的建筑立面設計來增加內部自然采光和觀景效果。連體雙胞胎造型的大樓就是源于這樣的設計想法,盡可能讓建筑從主要視覺方向看顯得細長,但每層樓都有充足的建筑使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