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切實使度假區城鎮或村鎮居民受益
任何度假區的開發建設都不可避免的承擔社區發展的責任,但我國部分旅游度假區在開發時,曾經把區內村鎮看做一種負擔,讓農民遷出居留地。這種沒有把村鎮作為旅游資源和合作伙伴來對待的方式,一度造成了度假區經營成本增高、旺淡季游客懸殊的后果。且農民失去土地后,缺乏進入旅游業的機會,收入減少,如玉溪撫仙湖祿充景區,失去土地的農民缺乏其他經濟來源,只靠少量農田維持生活,全村1600名村民中,有65%的村民人均年收入才300元。
而波門湖度假區卻非常注意自身和周邊村鎮的和諧一致,主動承擔起社區發展的責任,從而使自己最后受益。度假區沒有搬遷居民,主動修建了附近五個村莊的基礎設施,考慮到市區和村莊的雙重利益,制定了對村莊擴展的限制,并允許村民在度假區的非技術工種內就業,直接或間接的就業機會提高了村民的經濟地位。基礎設施和社會環境的改進使度假區周邊村民的生活環境大大改觀,使他們對度假區的開發與建設表現出極大熱情。
波門湖度假區的村鎮成為了削弱度假區季節性游客變化的調節器,旅游旺季時游客可以居住家庭旅館,緩解賓館酒店的壓力,旅游淡季時村鎮居民仍有諸多傳統的節慶活動,這對于保持度假區的人氣、吸引游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
11、良好的環保理念、嚴格的貫徹實施
波門湖的基礎設施均按國際標準建設,慶州市的污水收集和處理系統也是度假區規劃的一部分,度假區還專門建立了固體垃圾收集和處理系統,包括垃圾分離、再循環,不能再循環的垃圾或火化,或棄入垃圾坑。波門湖機動船只的限制使用,使水污染和噪音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度假區主要飯店限高為45米,飯店建筑離湖邊最小必須收進各10米,戶外廣告牌被禁止,只允許掛標示牌和法律標牌,以避免對游客的視覺污染。
良好的環保理念,嚴格的開發和設計控制,使度假區沒有環境污染,保證了度假區的長期穩定發展。這與我國不少度假區空喊環保口號,卻對環境污染視而不見的做法形成了巨大反差。
三 結論
1、在旅游度假區建設初期,政府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在協調各部門通力協作、旅游設施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額投入上,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為只有政府這種強力部門才能擔當起協調人的角色,也只有政府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之后才能使度假區在吸引后續投資上具備優勢。
2、持續的資金供應是旅游度假區建設的保障,融資渠道包括政府投資,向有關組織申請低息貸款,吸引私人資本等。只有在具備較強誘惑力的優惠政策下,私人資本才會進入旅游度假區。
3、旅游度假區的選址至關重要,在選址時,要充分考慮度假區所依托的資源是否具備產生較多客源市場的潛力,一個成功的旅游度假區所依托的資源必須具備較強的旅游吸引力,這是旅游度假區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4、度假區要具備鮮明的主題,特色鮮明的主題是整個度假區建設的靈魂;湖濱型旅游度假區的設施建設必須考慮人們親水的心理需求;旅游度假區的建筑風格要彰顯地方特色,以使設施建筑成為度假區景觀的組成部分。
5、旅游度假區的建設要真正融入地區發展之中,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一部分;大規模的使原住居民搬遷出旅游度假區并不是明智之舉,旅游度假區的開發要主動使周邊村鎮受益,并最終使自己受益。
6、把旅游度假區的客源市場定位在國際或國內都是片面之舉,要針對不同游客提供不同層次的旅游需求;真正保護好旅游度假區特別是湖濱類和海濱類度假區的環境將使旅游度假區實現可持續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