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7月17日 (周五)“在那遙遠的地方”建筑專線
專題學習:北京文化與新建筑特色
長城腳下的公社
長城腳下的公社,由12名亞洲杰出建筑師設計建造的私人收藏的當代建筑藝術作品,是中國第一個被威尼斯雙年展邀請并榮獲“建筑藝術推動大獎”的建筑作品。2005年被美國《商業周刊》評為“中國十大新建筑奇跡”之一。
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房山)
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博物館位于房山區長溝鎮的西北部,“中國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標志性建筑,創建于2009年,是目前中國首座世界級的地質博物館。2006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牌的房山世界地質公園興建了這座現代化的博物館。
北京四中房山校區
(設計:北京市建筑設計院)
這個占地 4.5hm2 的新建公立中學位于北京西南五環外的一個新城的中心,是著名的北京四中的分校區。新學校是這個避免了早期單一功能的郊區開發模式、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新城計劃中重要的一部分,對新近城市化的周邊地區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創造更多充滿自然的開放空間的設計出發點——這是今天中國城市學生所迫切需要的東西,加上場地的空間限制,激發了我們在垂直方向上創建多層地面的設計策略。學校的功能空間被組織成上下兩部分,并在其間插入了花園。垂直并置的上部建筑和下部空間,及它們在“中間地帶”(架空的夾層)以不同方式相互接觸、支撐或連接,這既是營造空間的策略,也象征了這個新學校中正式與非正式教學空間的關系。
Day2 :7月18日 (周六)藝術青年專線
專題學習:新建筑改造特色
主講:何紅才(北京殊舍建筑創始人)
殊舍建筑事務所自用辦公室
(設計:何紅才)
殊舍建筑自用辦公室,上下兩層,建筑面積200平米。由60年代兵工廠的幼兒園改建。整個平面為圓形,所以室內家具采用靈活布置,盡量獨立又緊湊,利用書架和植物分割不同功能空間。
一層幼兒園的滑梯通過放置特殊制作的木踏步,改為步行樓梯和能放置花盆的小平臺。二層滑梯作為攀爬植物的附著體,開置玻璃天窗采光。天井下面設置了休息小露臺,由滑梯和攀爬植物跟辦公空間視線上隔開,可以喝茶休息和交流。
中間美術館(設計:崔凱)
中間美術館致力于傳承經驗,呵護創造力,是孕育希望的地方。我們一方面為傳統的思維方式提供最后的保護區,讓古老的智慧有為人所了解的途徑;另一方面為萌芽中的新理念提供自由成長的樂土,讓新的經驗獲得一點一滴的積累。
我們關注中外藝術家中的思想者,致力于延續和反思近一個多世紀以來在藝術領域所進行的中國和西方之間、傳統和現代之間的思想對話。我們的審美視角是國際的,但關注現實的立場是本土和地域性的。作為一家中國的民營美術機構,我們努力在藝術思想劇烈變化的歷史時期抓住這些變化中真實的瞬間,為中國當代藝術和思想的多元發展提供土壤,與現實中的藝術水準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