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現代移動技術,通過藍卡總部云平臺,完成會員和藍卡診所以及藍卡背后專家團隊的聯系。這種“嫁接”服務,可以讓開發商專注于地產開發,通過“地產開發+藍卡服務=第三代住宅”的操作方法,實現開發商和藍卡的雙贏。
隨著銀發時代的到來,養老地產已經成為最新的資本角逐之地。盡管精于地產運營的開發商能夠在自己的行業里如魚得水,在運營養老項目時,卻往往面對醫療環節“短板效應”的尷尬。
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也期待能夠享受更方便快捷和更高效的醫療服務。在探索解決養老地產醫療難題之路上行走16年后,藍卡集團總裁于浩波和他的團隊終于在2012年成功推出“藍卡”模式,為開發商及普通居民開啟了醫療便利之門。
醫療和健康的保障
“綠卡是一種給外國公民的永久居住許可證,擁有綠卡的公民也可以享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所謂藍卡,也可以借鑒‘綠卡’的含義,即是醫療和健康的保障。”于浩波接受采訪時稱,“首先,藍色是國際公認的可以代表醫療的顏色,其次,加入藍卡的成員可以享受到藍卡集團的各項醫療服務。”
按照于浩波的設想,藍卡是一個內涵豐富、服務完整的國際俱樂部,由各個獨立的小團隊組成。公司管理層既可以將小團隊以“加盟”的形式派出到社區中,完成社區的醫療保健服務,也可以以會員制運作。“也就是說,只要是藍卡會員,只要所住社區加盟了藍卡俱樂部,就可以在家里享受到和藍卡所在園區一樣的服務。”
“現在的大醫院之所以人滿為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病人不從自己真正的病情出發選擇就醫地點,而是盲目信仰專家。小病也要掛專家號,實在沒有必要。”學醫出身的于浩波分析說,藍卡服務通過會員制將醫療服務“送進”居民家中,由藍卡的專家團隊先對病人進行初步診斷,診斷清楚之后,才會聯系相應的醫療機構。
“要達到這種實用有效的效果絕非易事,需要組建一支具有一定規模的、醫療技術高端的醫療科技隊伍,才能確保這項工作的高質量進行。”對此,于浩波有自己的“絕招”。他讓“義工”和退休專家成為藍卡俱樂部重要的一部分。“安排一位退休醫護專家住在藍卡社區給別人看病,就可以既避免退休以后人生價值的浪費,又造福他人,何樂而不為?”
當然,僅僅依靠“義工”遠遠不夠。藍卡還與很多三甲醫院建立了聯系,并與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和中華健康學會等行業學會建立了合作關系。這使得藍卡擁有了會員“大病”時的綠色通道和龐大的專家團隊。“藍卡管理與服務團隊是我們最大的資本,因為他們全是知名專家、教授,足以值得會員信賴。”于浩波自信地表示。
解除開發商后顧之憂
“國內的養老地產項目跟在別國后面,亦步亦趨,雖然學到了不少先進的理念,但難得其精髓。”于浩波認為中國養老地產模式多年以來都是借鑒國外的經驗,與我國傳統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大相徑庭。
于浩波介紹說,當前國內已經運營的養老項目并不多。一種是養老院模式,前期投入巨大。即使依靠政府優惠政策,亦需要滿足85%-90%的入住率才能保證盈利,這種項目對開發商來說并不劃算。另一種是部分開發商在偏遠地方拿到地。但由于交通等方面的限制,使得銷售面臨困難。“無論哪種模式,只要涉及養老,總需要前期巨大的資金投入,而且面臨較長的資金回報周期,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經營的好的項目更是鳳毛麟角。”
“傳統的養老地產中,醫院作為項目中一項重要的設施,往往只能附著在地產項目之中,開發商為了招攬眼球,經常將醫院建得很大,但是醫療服務水平并不僅僅依靠硬件設施的完善。”于浩波認為,無論是在運營層面還是在具體的技術層面,地產商做專業性極強的醫療服務都難免力不從心。“藍卡的出現,將醫療環節從養老地產中剝離,解決了致力于做養老地產開發商的“后顧之憂”——開發商可以輕松地進入養生養老地產中,而專注于建設高品質的住宅產品。”
此外,藍卡還從我國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出發,將養老服務帶進了會員家中,使得居家養老成為可能。“藍卡為所有的園區業主建立醫療檔案,完成綜合的健康評估系統。”于浩波介紹說,在這樣的居家養老的模式下,老人的家人在老人健康的時候可以承擔起大部分的養老責任,而在老人需要醫療服務的時候,則可以承擔起照顧老人的全部責任。“這樣破解養老地產醫療難題既符合我國的國情,也大大降低了老人養老的‘成本’。”
于浩波提醒說,雖然藍卡診所可以在“后期”進入開發商樓盤,但如果要做養老地產,樓盤在前期最好提前完成“適老化”設計。在園區設計上,首先,要有覆蓋園區的3G無線網絡,設置緊急呼叫系統,對不會使用網絡的老年人,由藍卡設置類似“傻瓜”服務的快速便捷的呼叫系統;其次,要建設無障礙通道,以方便老人的活動;第三,要在園區里有預留的活動空間,例如健身養老空間等。這些“適老化”設施具備,加上藍卡的進駐,才能實現居家養老的可能。
雙服務住宅將成主流
“第一代住宅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分房子,沒有產權,滿足的是人們最低的居住需求。第二代住宅就是現在的商品房,住戶可以擁有相應的物業服務,以實現居住條件的不斷提高。而第三代住宅也叫雙服務住宅,即物業服務和家庭醫生服務。這種住宅更多滿足了人們重視自身健康的需求,居住者能夠得到更好的呵護。”于浩波認為,第三代住宅必將成為未來住宅產品的主流。
“開發商僅僅提供二三百平米的房子供藍卡工作人員進駐,就可以讓開發商直接進入‘第三代住宅’的領域中。”利用現代移動技術,通過藍卡總部云平臺,完成會員和藍卡診所以及藍卡背后專家團隊的聯系。這種藍卡進入小區的“嫁接”式服務,同樣可以讓開發商專注于地產開發,通過“地產開發+藍卡服務=第三代住宅”的操作方法,實現開發商和藍卡的雙贏。
養老地產醫療難題是出于對住宅產品未來發展方向的肯定,于浩波對藍卡的未來也充滿信心。他說,“我們是在做一番事業,帶領中國人走向另一種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