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為了節約用地和獲得更大經濟利益, 許多地區和商家開始積極開發和利用地下建筑進行商業經營, 使得商用地下建筑大量出現, 而商用地下建筑的商業特點, 給消防工作帶來一系列值得思考和研究的課題。本文將就這一課題進行初步研究。
1. 商用地下建筑的類型
1.1 從建筑形式分
商用地下建筑從建筑形式上劃分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1.1 獨立商用地下建筑: 即獨立建設的商用地下建筑, 如上海人民廣場地下香港名店街和迪美購物廣場即是典型的獨立商用地下建筑。
1.1.2 綜合建筑附屬商用地下建筑: 即利用建筑的地下部分即人防工程建設的商用地下建筑。這種類型的商用地下建筑比較多, 大約占到商用地下建筑的90% 以上。例如上海淮海路瑞安大廈,力寶廣場,香港廣場,浦東正大廣場,大拇指廣場等。
1.1.3 利用“ 地鐵” 設施建設的商用地下建筑: 這是一些擁有地鐵設施的城市, 如北京、上海、廣州等, 獨有的商用地下建筑形式。地鐵每天客流達幾百萬人次, 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因此為了抓住商機, 同時向國外先進國家學習, 上海地鐵在建設中考慮并利用各大站點建設了地下商場,并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1.2 從經營形式分
商用地下建筑從經營形式上劃分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大部分商用地下建筑以“ 超市”經營為主, 主要經營日常生活用品及食品, 如綜合性的大商場的地下部分, 其特點是開架式銷售。有的商用地下建筑則以柜臺式銷售方式進行經營活動。如大多數的小商品市場, 經營服裝、百貨、食品、鞋帽、紡織品等。還有的則是集餐飲、銷售、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商用地下建筑,其特點更為復雜,火災危險性則更大。
圖一 安全導向標示表遮擋實景圖
2. 商用地下建筑的特點
2.1 人員集中,流動性大
普通商用地下建筑的一大特點是人員集中, 流動性大, 已成為公共場所中人員密度最高、流量最大的場所。而這些人員具有盲目性、方向性差, 體質素質參差不齊, 遇緊急情況易陷于驚恐慌亂的特點。據有關資料表明, 一些城市的大型商場每天接待的顧客人數高達20余萬人,而商用地下商用建筑也具有這一特點,據調查,上海人民廣場地下商場客流量平時保持在1萬~2萬人/日,雙休日每天5萬~6萬人,節假日甚至能達到10多萬人。
2.2 居于地下,格局復雜,內部縱深大
多數地下商用建筑互相貫通, 縱深大, 內部格局都很復雜, 使購物、娛樂人員經常摸不
清方向。特別是環型地下商城, 給購物人員造成的方向性模糊程度更為嚴重。通道和出口一般都是單向、盡端型; 有些市場為了增加效益, 在有些不該設置柜臺的地方增設柜臺或設臨時促銷貨架,擠占通道或出口,嚴重影響安全疏散。
圖二 寬大的地下商場出入口示意圖 圖三 常見的疏散指示圖
2.3 物品繁雜,易燃可燃物多
從經營商品的可燃性易燃性分析: 地下商場經營的商品,大部分是易燃可燃物品,如服裝、鞋帽、百貨、電器等商品。一些商品本身雖不燃燒,但其包裝材料大部分都是可燃的, 如: 紙張、木材、塑料等。
2.4 電氣設施多,線路敷設復雜
由于商用地下建筑居于地下,因此照明比較多。同時作為商場為了經營的需要,裝飾裝潢也需要大量使用照明設施來烘托氣氛。安裝在商場頂、柱、墻上的照明、裝飾燈,大多采用帶狀方式或分組安裝的熒光燈具,這些燈具都采用埋入式安裝在吊頂里,且數量比較大。在商品櫥窗、柜臺、展示板等部位也會安裝大量的照明裝飾燈具,如筒燈、射燈和霓虹燈等。電氣設備品種數量之多和線路復雜的程度,都是其他公共建筑難以比擬的。
2.5發生火災后,撲救難度大,損失嚴重。
3. 商用地下建筑的火災危險性
正是由于商用地下建筑具有上述特點,因此其火災危險性極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3.1由于易燃可燃物多,失火后蔓延迅速,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在地下商業建筑內,易燃可燃商品集中且相互毗連,一旦失火就會迅速蔓延。
3.2火場內部溫度高、不完全燃燒產物與有毒氣體含量多、火場蓄熱溫度高、蔓延火勢不易被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