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觀休閑型
以賞花經濟為主導,以特色節慶為引領的開發模式。該模式旅游發展的重點:
1、規模取勝,通常大面積的同類或多種花卉,形成視覺沖擊;
2、景觀塑形,通過地形設計、人造花卉雕塑、花卉人文景觀等優化景觀效果;
3、節慶助推,有針對性的推出節慶活動;
4、服務配套,立體交通觀賞、養生美食享受、有機產品購物等保證美好體驗。
案例:加拿大Butchartgarden
加拿大國寶級精致園林,實現四季皆有景的多彩風情園。
1、簡介:坐落于加拿大溫哥華島,占地20公頃,是利用一個荒廢的采石坑修建的,層次鮮明,四季可游,融匯世界園藝精華的精致花園。
2、策略:利用地勢起伏構建景觀層次,從單調園藝走向主題園。
3、產品:玫瑰園、日式庭院、意大利花園、低洼花園、Butchart家族陳列館。
4、配套設施:游客中心、停車場、園藝咨詢中心、種子和禮品店、餐飲廳(dinningroom,blueroom-溫室餐廳,咖啡店)。
5、盈利模式:門票+餐飲消費+紀念品出售。
二、科普觀光型
這是一種以科技觀光為引領,以四季花卉為特色,以考察、科普為主導的開發模式。
該模式旅游發展的重點:
1、注重科技導入,從花卉苗木的組培科研到立體化展示;
2、科普體驗規劃,科普教育相關的功能設置及活動策劃,且需注重趣味性;
3、創意景觀設計,用花卉創作有趣味的景觀小品,提升花卉的觀賞性;
4、其他功能導入,引入生態餐廳等項目,豐富游客體驗內容。
案例:英國EDEN伊甸園
植物展示+科研教育+特色活動,通過環境再生,建造一個與世隔絕的人間"伊甸園"。
1、概況:1994年英國人提姆·史密特首次提出要在一個已經受到工業污染和破壞的地區重建一個自然生態區的想法,2000年在英國南部康沃爾郡廢棄的 礦山上興建的伊甸園的項目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態溫室。這里目前匯集了幾乎全球所有的植物,超過4500種、13.5萬棵花草樹木在此是一個集科學與娛樂為一 體的博物館,不僅成為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還是一個開展生態教育的天然課堂。通過它,人們可以了解更多的生物學信息,它是后工業時代環境再生的絕佳范例。
2、經營狀況:伊甸園自2001年對外開放以來,目前已接納訪客超過900萬人。
3、運營模式:
⑴注冊慈善信托基金。信托基金下設一個全資公司,代表信托基金掌管伊甸園工程的全部事務;
⑵成立伊甸園基金會。基金會主要代表伊甸園工程的對外形象,負責與政府、企業、學校和NGO等機構建立聯系,幫助伊甸園工程建立一些專項項目(如廢物零排放項目),以及尋找伊甸園工程差異化發展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