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出發點
現代性:建筑外飾面采用現代建筑材料格柵及面磚,拋棄了傳統寺廟的挑梁飛檐的建筑形式,采用平頂實心,四周包圍金屬格柵的建筑形式,體現了天地的方正及佛家的虛無。建筑色彩上延續傳統佛家建筑的顏色:黃色、紅色和黑色。

2.總體構思
2.1僧、俗分區按功能需求進行拓展,分列中軸庭院兩側。
• 佛、法、僧、俗四大功能分區鮮明,且便于相互聯系。
• 僧用空間:僧寮、行政部、齋堂、香積廚、庫房。
• 俗用空間:客寮、接待部、展賣廳、休息廳、交流廳。
2.2交通流線明確:寺廟外環路滿足社會機動車通行,內環路滿足消防車應急通行。
流線:按僧人分為:生活流線和禪修流線。按香客流線分為:服務流線和參拜流線。

3.建筑布局及風格
3.1 建筑共分18個子項: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地藏殿、觀音殿、念佛堂、禪堂、僧寮、客寮、行政部、接待部、齋堂、展賣廳、積香廚、休息廳、庫房、交流廳
3.2 建筑群總平面沿正南正北方向布置,縱向一根軸,橫向2根軸,縱軸上依次分布著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第一橫軸分別為觀音殿和地藏王殿,第二橫軸分別為念佛堂和禪堂。在四周還分布著僧僚、香積廚、客僚、展賣廳等建筑。
3.3 各殿外立面采用仿木金屬格柵圍護,寺門延續了寺廟一貫采用的紅色平開木門,將現代與古典寺廟元素相結合,兩側的鐘樓及鼓樓采用了木格柵通透的處理手法,讓為世人祈福的鐘聲傳的更遠。
大殿立面造型植入了現代元素,使用了仿木質金屬格柵,棕色穿孔金屬板等展現現代設計手法的立面材質,同時有融入了古建的基本元素,大尺度挑檐和紅色木門。整個立面造型氣勢恢宏、雄偉壯觀。大殿二層大部分為一層上空,在兩側局部做了夾層,可以豐富整個大殿的內部結構層次,夾層可作儲藏空間,也可作為室內觀賞空間。

水月禪寺是目前中國大陸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非宮殿式的現代風格的佛教活動場所。整個建筑布局和現代風格創意水體和院落景觀相溶共生、相得益彰,充分展現了生態舒適、簡約唯美、禪意怡心、水月怡情的意境,自對外開放以來,受到各界人士,包括佛教界人士的肯定與贊譽,成為人為活動與生態環境的和諧共融,宗教文化與現代文化完美結合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