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湯山直立猿人大遺址博物館
項目地點:南京市湯山,中國
業主單位:湯山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法國Studio Odile DECQ / 美國Urban Interface Studio / 南京長江都市建筑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亮化設計:上海艾特照明設計有限公司
室內及布展設計:北京洛德文博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南京柏森實業有限公司
建筑規模: 28536平方米
建筑高度:37.132米 層高:一層、夾層:5米, 二~四層:7.5米

南京湯山直立猿人大遺址博物館項目基地位于南京以東約30公里處湯山,是方山國家地質公園重要的組成部分。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擁有古生代地層出露齊整的地質遺跡,而且地質歷史時限跨度長達3億年,有很強的地質代表性。而位于湯山鎮西的雷公山中,有一個總面積達數萬平方米的巨大溶洞群,洞內出土了較為完整的古 人類頭骨化石,經科學鑒定,是大約生活于30萬年前的南京猿人,證實了長江流域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作為中國近期最重要的人類學考古發現之一,南京直 立猿人頭蓋骨的發掘基地,當地政府決定在距離猿人洞不遠處籌建湯山直立猿人大遺址博物館。該博物館以地質學和人類學為主要展覽陳設內容,同時也滿足整個湯 山旅游區的綜合復雜的商業需求,以及肩負當代博物館作為教育和自然、人文歷史文化普及基地的社會責任。

博物館的核心設計理念來源于建筑所坐落的場地,一個廢棄的依山而立的舊窯廠。廢墟般的擋墻和其后疊嶂起伏的山巒賦予建筑形態創作的靈感,整個建筑借用地貌學的概念,在此通過引入一系列人工等高線的概念來構筑一個經過抽象過的人工地貌,似乎嘗試復原被磚窯廠所改變的原始地形。

一系列起伏、流動的線條仿佛從地 面上生長出來似的,它們仿佛將千百年來地貌的運動、變遷,地層的摩擦、碰撞、破裂、擠壓與移動的瞬間凝固下來一樣。當人們凝視著這座流暢變幻,充滿浪漫動 態的建筑形態,似乎在與湯山過往這片經過億萬年發生過的地質變遷場景之間的對話。

建筑的視覺形象準確反映了以地質和人類學為主題的博物館的內涵。而猶如碰 撞中的地質運動而催生的起伏變化的形態,也暗合基建筑所處的方山地質公園的地理地貌特征。建筑仿佛在時間的長河中凝結而成的地質變化的化石,記錄著人類和 地理變遷的滄海桑田。建筑與景觀之間連續性的處理創建了建筑與場地之間有序的時空連接,建筑成為大地景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