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名稱:龍美術館西岸館
項目地點:上海徐匯區龍騰大道3398號
設計時間:2011.11—2012.7
建成時間:2014.3
建筑面積:33007㎡
用地面積:19337㎡
建筑師:大舍建筑設計事務所(柳亦春/陳屹峰)
建筑設計小組:柳亦春、陳屹峰、王龍海、王偉實、伍正輝、王雪培、陳鹍
攝影師:蘇圣亮

龍美術館西岸館位于上海市徐匯區的黃浦江濱,基地以前是運煤的碼頭,設計開始時,現場有一列被保留的上世紀50年代所建的大約長110米、寬10米、高8米的煤料斗卸載橋和兩年前已施工完成的兩層地下停車庫。

新的設計采用獨立墻體的“傘拱”懸挑結構,呈自由狀布局的剪力墻插入原有地下室與原有框架結構柱澆筑在一起,地下一層的原車庫空間由于剪力墻體的介入轉換為展覽空間,地面以上的空間由于“傘拱”在不同方向的相對聯接形成了多重的意義指向。機電系統都被整合在“傘拱”結構的空腔里,地面以上的“傘拱”覆蓋空間,墻體和天花均為清水混凝土的表面,它們的幾何分界位置也變得模糊。這樣的結構性空間,在形態上不僅對人的身體形成庇護感,亦與保留的江邊碼頭的煤料斗產生視覺呼應。建筑的內部空間也得以呈現一種原始的野性魅力,而有著大小調節的空間尺度以及留有模板拼縫和螺栓孔的清水混凝土表面又會帶來一種現實感。這種“直白”式的結構、材料、空間所形成的直接性與樸素性,加上大尺度出挑所產生的力量感或輕盈感,使整個建筑與原有場地的工業特質間取得一種時間與空間的接續關系。

地面以上的清水混凝土“傘拱”下的流動展覽空間和地下一層傳統“白盒子”式的展覽空間由一個呈螺旋回轉、層層跌落的階梯空間聯接,既原始又現實的空間和古代、近代、現代直到當代藝術的展覽陳列,這種并置的張力,呈現出一種具有時間性的展覽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