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世紀的到來,我們正快步跨入一個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經濟是教育優先發展的經濟。圖書館則是學校教育的必要補充,她承擔著生產、傳播知識信息和培養人才的歷史重任。因此,對于一所學校的發展,建造一座適應現代圖書館功能發展要求的圖書館建筑是關系重大的事情。
一、現代學校圖書館建筑的重要性
衡量一所大學的優劣,有多個方面的因素。據《中國青年》雜志的網上統計結果,我們發現,在“學校條件”的八個選項中,只有“圖書館條件”和“學校藏書量”入圍前十名,其中“圖書館條件”名列第三。僅次于“學校名氣(學術聲譽)”和“校風學風”,而“學校藏書量”則位居第九。由此,我們不僅可以看出學校圖書館對于學校的重要性,而且可以看出,評價一個學校圖書館的優劣好壞,已由以往的由藏書量來決定變成了現有的由“圖書館條件”來決定了。圖書館條件包括圖書館的建筑水平、建筑面積、建筑設施、區域劃分及使用、現代化設備的配置使用情況以及外部環境等。這就充分凸顯了學校圖書館建筑的重要性。圖書館建筑是圖書館其他基本要素賴以發揮作用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一個圖書館的館舍設計不得當,設備不合標準。就會妨礙圖書館工作的開展,降低圖書館功能的發揮,影響圖書館任務的完成。為此,我們在建設一所新的學校圖書館時,就要有長遠的戰略性目光,要擺正位置、理清思路、統一規劃、全盤實施。學校圖書館不同于一般的辦公樓、教學樓、宿舍樓等,它在選擇館址、確定面積、建筑結構、房間布局、綜合布線、外觀環境等方面都有特殊要求,都要進行專門的設計和施工。因此,有必要“建立由圖書館專家、學校負責人、建筑師、工程師和教育部官員構成的工作組”來一起進行認真、細致、深入的調查研究,參觀走訪、搜集現代圖書館建筑設計資料,廣泛征求意見,加以比較分析、研究,形成最佳建館方案,使學校圖書館建筑規范化、標準化,通步向國內外先進圖書館看齊,能夠與相關的機構,比如“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中國數字圖書館”等接軌。
二、現代圖書館的發展變化對圖書館建筑的影響
我國圖書館界專家考察了德、奧、法三國的圖書館情況,三個國家的圖書館事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館舍條件的不斷完善和新設備的運用,特別是Internet的運用,使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得到大大的強化。今后的圖書館服務方式將是多樣化的,人們可以通過電話、電傳、電視光盤、電子計算機終端、交互式雙向通訊多媒體方式傳遞信息,還可以開展電子論壇、圖文信息、電視廣播、數據廣播、電視遠程會議、電子出版物等方式為遠近不同的讀者提供服務。這充分表明,現代圖書館已向著電子化、網絡化和虛擬化發展。傳統圖書館的功能一部分將由虛擬的電子圖書館形式來承擔。與之相適應,圖書館館藏也將由三個部分來組成,一是持續增長的紙質文獻;二是電子資源和館藏數字化資源;三是利用館際互借、網上文獻傳遞和因特網上獲取信息而得到的虛擬館藏。未來圖書館這種實體與虛擬相結合的模式,需要運用許多新技術,如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縮微復制技術、互聯網絡技術、現代通訊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的運用除了要求我們應及時更新和提高自已的知識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它對圖書館的建筑也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使得現代圖書館建筑與傳統圖書館建筑有了根本性的區別,只有在圖書館建筑規劃之初將這些要求考慮進去,才能使建成的新館適應電子化、自動化、資源共享和多樣化服務的需求。
三、現代學校圖書館建筑的基本模式
(一)圖書館建筑的開放性和多功能性
為適應讀者們方便快捷地獲取有用信息的心理需求,圖書館建筑有必要采用模數式建筑,實行開放式布局。這種布局具有較大的空間,統一的柱網、層高和荷載能力,實現了空間功能的可變性和互換性。能夠適應現代圖書館有多種功能的需求和發展,且具有長遠的經濟性。為此現代圖書館一般都建設成為大廳式的空間布局,以適應開放性和多功能性的需求,整個大廳就是服務區,大部分文獻實行開架借閱服務,大廳既是藏書庫房,又是閱覽區,一廳兼有多種功能。這種布局一方面滿足了讀者與藏書直接見面的需求,另一方面,也體現了現代圖書館“以人為本,方便讀者,便于管理,高效服務”的原則。美國的圖書館就是這樣的,進入館內,給人的感覺就像進入了一個大商場,各類圖書、報刊、資料應有盡有,全部開架,以敞開連貫的大空間和靈活方便的配套設施,滿足“藏借閱管一體化”的要求。同時,圖書館還設有電腦語音室、專科研究單間等等,以適應不同需要、不同層次的讀者。由此可見,開放性和多功能性是今后圖書館建筑的統一發展方向。大型圖書館建筑要設計單元荷載、柱網、層高三統一。學校圖書館建筑一般屬于中小型圖書館建筑,也要求一次性設計成整體三統一。
(二)圖書館建筑的智能化綜合布線系統
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是隨著電腦與通信等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它涉及信息技術與建筑技術。目前,綜合布線系統已得到廣泛應用。所謂綜合布線系統,就是指建筑物中對信息傳遞媒介的科學化設計(或結構化設計)與建設。現代圖書館智能化的布線系統即是指圖書館大樓內安裝的綜合布線系統,其目的是為圖書館提供靈活的擴展力強及高速度的信息通道,一般需布設八種線路,即電腦線、電源線、電話線、廣播線、閉路電視線、視聽語言專用線、安全監控線、防火報警線及滅火報警線。布線組成材料有傳輸介質(光纜或非屏蔽雙絞線等等)線路管理設備、各種適配器、連接口、插頭、插座、機柜等。這種綜合布線系統克服了以往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需要單獨設計和施工的重復、雜亂、檢查維護困難等缺點,具有靈活、多功能、適應性強等特點,還具有方便的可擴充性和互聯性,其手段及材料先進,適合現代圖書館信息代、網絡化建設的需要。設計安裝好的這些線路,有的囿于圖書館目前的條件,可能不會馬上得到使用,但是在設計建筑之初,這種前瞻性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現代圖書館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今后圖書館在幾年內,甚至幾十年內的技術拓展做好必要的準備,綜合布線系統是現代圖書館信息化的最基本構成,作為學校圖書館,也必須對此高度重視,做好整體分析、整體考慮、整體設計、整體安裝調試,以適應學校發展的需要。現已建成的一些智能化大樓一般按照九平方米一個點進行網絡布線,學校圖書館在設計安裝智能化綜合布線系統時可以此為參照。
(三)圖書館的外觀設計與周圍環境
作為文化教育的標志性建筑,圖書館建筑要有獨特的設計和造型,要追求藝術性和使用性。一座好的圖書館建筑是圖書館現代技術和建筑藝術完美結合,它所產生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價值無可估量。學校圖書館就象學校的名片,標志著學校的發展程度和辦學水平,體現著學校的風采和獨特個性,具有學校圖書館應有的莊嚴氣勢和學術氛圍,也昭示著學校傳承文明、鑄造靈魂的崇高理想。所以,學校圖書館的外觀設計總體要求是簡潔明快、典雅大方、莊嚴肅穆、寓意深刻,具有強烈的個性特征和象征意義。
由于模數式圖書館建筑在空氣調節、采光照明、吸音隔噪等方面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學校圖書館的周圍環境要求和諧、幽美、寧靜,正面一般應有文化廣場,四周要有足夠草坪、綠地、水池,使圖書館周圍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科研氛圍。要使學校圖書館形象構思與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和學校總體規劃相協調。同時,圖書館的建筑裝修,也要會有藝術審美性,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選用新型材料,充分塑造出學校圖書館建筑的文化美感。
總之,學校要發展,就必須理清思路,明確規劃目標,在高標準和規范化上做文章。而學校圖書館在建造之初,更要充分調研,精心設計,方能設計建造出適應現代學校教育發展的現代化圖書館,用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和一流的服務手段來為學校提高辦學實力、增強競爭能力、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
參考文獻
[1]馬小奇.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轉變.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9(3)
[2]蔣新.江南大學新圖書館系統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圖書館建設,2003(5):110-172
[3]馮潔音.變化中求發展—第11屆國際圖書館建筑學術研討會綜述.圖書館雜志,1999(10)
[4]王世偉.論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六大重建.圖書館,2000(3)
[5]張安.綜合布線系統在圖書館的應用.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999(2)
[6]佛山市圖書館編.圖書館管理理論與實踐.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