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圖書館事業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各級各類圖書館的新館建設,有的已建成,有的正在建設,更 多的是在籌建。在圖書館邁向現代化的今天,如何搞好新館建設,成了圖書館界的熱點話題。圖書館建筑的時 間效益就是其中之一,筆者就這個問題,談點粗淺認識。
1 功能使用的靈活性
建筑時間效益可以理解為建筑空間可利用的時間長度。建筑物的使用壽命是有限的,據國外科技部門統計 ,一座建筑壽命在100 年左右,但大多數建筑的功能使用年限僅為20—25年,大部分配件壽命只有8 —10年, 所以建筑就其物質結構而言,衰退過程是平緩而漫長的,通過維修,這種衰退還可以得到有效的緩解,而功能 的衰退則是相對不連續的和突出的,兩者的平衡只是短暫的時期。一個物質結構的衰退周期往往可以包含若干 功能的衰退周期。因此,要想延長建筑的使用年限,只有隨時間的推移不斷對其中某些層次中靈活的物質進行 更換,達到適時的功能更換,從而最終達到理想的時間效益。
不難看出,就圖書館建筑而言,靈活性是建筑設計中必須給予充分考慮的因素。特別當圖書館處于過渡和 轉變階段,社會職能、用戶需求、組織管理和技術裝備都在急劇的變化和發展,正如國際圖聯主席羅伯特·韋 奇活斯在第62屆北京國際圖聯大會上所說,目前圖書館信息業在世界范圍內已進入了一個電腦化、網絡化的階 段,人們的信息獲取媒介和方式更加多樣和快捷,從而使人類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圖書館的飛速發展 決定了館舍使用功能具有動態性這一特點。國家有關圖書館建設規范中也明確指出,圖書館建筑應適應現代化 管理的需要,滿足圖書館業務和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其有調整的靈活性。因此,在圖書館建筑設計上,采取大 空間的框架結構,內部采用活動式隔斷以充分體現其內部調整的靈活,這無疑已成了圖書館建設者的共識。值 得注意的是,靈活性本身既是一種限制,又是一種非常昂貴的要求。首先,沒有絕對的靈活性,如果采用開敞 式的平面布局,要取得到處都相同的“絕對的靈活性”,那么建筑師的最終設計方案必然受到限制。另一方面 ,“絕對的靈活性”阻礙個性的發展,以忽視個體特殊要求為代價。按照絕對靈活性的要求,意味著任何一個 地方的照明,采暖和樓板荷載,都要按照最高要求進行設計,這當然是可能的,但卻是相當浪費的,很顯然, 把書庫的樓面荷載用于辦公區,把閱覽區的照明要求用于設備用房,把報告廳的柱網、層高用于書庫等作法都 是毫無意義的。
由此看來,圖書館建筑的設計,必須做到功能使用的靈活性與可行性的最大限度的完美統一,既要從整體 上充分考慮圖書館今后功能發展、變化的需要,也要從局部上,做好科學安排。圖書館建筑的功能靈活性對建 筑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個缺乏想象力的建筑師手中,靈活性可能導致對圖書館的功能和人體尺度的 忽視,國外某著名圖書館建筑學家認為靈活性已經成為圖書館建筑設計中最大的難點,如何為圖書館內各種功 能成功地提供最大的靈活性,是建筑師與圖書館員所必須面臨的挑戰。
2 容量的可擴展性
歷史告訴我們,各種類型的圖書館都需要在可見的未來不斷擴展,擴展包含有兩層意思:1.面積的增長。 2.功能的擴展,其主要因素是出版事業和圖書館事業都在不斷發展,而這正意味著圖書館內在的兩個因素—— 讀者和藏書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需求上都處于持續的增長之中,僅以南京市區圖書館的閱覽座位為例,按 每500至1000 人擁有一個閱覽室座位來計算,241萬人口應有閱覽室座位2400—4800個,而80 年代新建的南京 圖書館和金陵圖書館的閱覽室座位還不足1400個,即使全部采用最經濟的8—12座雙面閱覽桌,按圖書館建筑的 有關規定, 也需增加閱覽室面積2200—7480平方米。而且從發展的眼光來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信 息的需求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的追求,越來越多的人要走進圖書館,閱覽座位的人均比例還將不斷上升。因此, 從長遠看,要想獲取理想的時間效益,圖書館建筑中還必須具備可擴展性。對于這一點,現已普遍為廣大建筑 師和圖書館員所接受,他們在規劃與設計圖書館建筑中大都作了充分的考慮。
在新館建筑中,如果僅僅著眼于館舍的外延,而忽視對其內涵的改進,雖然在一定時期內是可行的,可以 緩解矛盾,但是,由于呈指數曲線式增長的大量文獻和迅速增長的讀者數,很難設想圖書館的館舍面積也會相 應地、成比例地增長。正是由于受這種傳統擴展觀念的影響,使一些人把目光集中在一味追求建設規模上,由 于館舍不可能年年擴充,從而出現了新館越大越好的傾向,“萬”字號的大館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大量資 金與物資的閑置。
因此,在考慮圖書館建筑外延、適當追求一定量的館舍面積的同時,更要注重內涵。對管理方式和文獻的 形態及收藏方式進行必要的變革,將從本質上改變圖書館“可擴展性”的傳統觀念,因為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 ,高密度儲存,高速度傳遞手段將大大改變空間的利用,也許將來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空間,而是空間使用上有 更大的靈活性。
但這不是說,“可擴展性”已不重要了。因為以目前的趨勢來估算,圖書館的現代化速度尚遠不足以彌補 讀者的數量與需求的雙重增長,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在可見的未來,對圖書館館舍的要求仍將持續增長, 留出擴建余地無論如何是必要的。
3 發展的過程性
在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實現現代化從低水平到中水平、高水平是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圖書館的現 代化也是如此。因此,對圖書館建筑就提出了要適應這個過程的要求,首先要以滿足當前的服務方式和管理方 式,滿足當前的功能需求為出發點,使它具有發展的過渡性和兼容性,即建設一個目前適用,以后能便于改造 逐步實現現代化、將來適用于較高水平的現代化圖書館建筑。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不能簡單地以中等水平現代 化來解決,而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對待,為向現代化的發展過渡創造良好條件。
注重圖書館的發展過程性,是提高圖書館建筑時間效益的最經濟的辦法。通過對發展過程性的研究以及周 密計劃,預先為今后發展做好必要的基礎工作,這樣既可以避免有些建筑過于追求現代化而目前無法充分使用 的問題,又可以解決今后逐步改造,實現現代化的難題,這樣就不致因建設時不考慮發展,造成將來大拆大改 ,傷筋動骨,甚至無法改造的被動局面。
發展過渡型建筑具有新舊交替兼顧的特點,它要能兼容目前的條件和要求以及將來發展的需要。在我們目 前經濟尚不發達,基本建設的投資標準還不很高的情況下,如何建造具有我國特色的現代化圖書館,也是擺在 建筑師與圖書館員面前的課題。
收稿日期:1999年1月18日
1 李明華,沈濟黃,丁鐵易主編。《論圖書館設計: 國情與未來》,浙江大學出版社,1994.4
2 G.湯普遜著,于得勝等譯,《圖書館建筑的計劃與設計》, 書目文獻出版社,1981
3 單行主編,《圖書館建筑與設備》,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0.12
圖書館建筑時間效益的思考
作者:南京圖書館 來源:網絡

圖書館理論分析

資訊推薦
專題推薦
觀點推薦
機構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