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館
主題:提倡健康永續飲食文化
2015米蘭世界博覽會韓國館以“人如其食”(You are what you eat)為主題,倡導未來能以安全、健康且公平的方式供給人類食物,呈現韓國傳統文化里多樣化的烹飪方式。
韓國館館場建筑以“月亮罐”(Moon Jar)為主題,這種傳統陶器的的形狀就像滿月。韓國館探討將珍貴烹飪傳統遺產應用于未來的可能性,并示范如何運用傳統來解決人類面臨的挑戰。
游客可在韓國館的餐廳品嘗展覽介紹的韓食,這些菜肴由和諧、健康、療愈3種特殊成分制成,所有的餐點都包含新鮮食材和傳統佐料。
德國館
主題:呼應滋養地球主題
設計:schmidhuber
德國館以“靈感的田野”(Fields of Ideas)為主題,淋漓盡致地說明以崇敬的態度面對大自然,對人類未來營養來源的重要性。
德國館的概念呼應本屆世博主題“滋養地球,生命能源”,由空間與內容呈現的緊密互動展現特色。借由平緩上揚的景觀水平,“靈感的田野”反映在這棟建筑物,喚起對于德國獨特的田野與草原景色的印象。
游客可經由兩種不同路線探索“靈感的田野”。第一種路線,游客可漫步在可以自由進出的景觀水平,讓游客享受有如在公園閑逛的感覺。第二條路線引導游客通過館內的專題展覽,呈現土壤、水、氣候與生物多樣性等各異的滋養來源,一路抵達城市食物生產與消費,充分展現德國人在解決未來人類營養挑戰時的方法。
馬來西亞館
主題:邁向可持續的糧食生態系統
設計:hijjas kasturi associates
馬來西亞館的設計采用了四個巨大的種子模型,講訴一個國家都糧食生態系統的重視,共2047平方的建筑設計里包括了各種展廳,一間餐廳和咖啡廳,還有戶外廣場區域。
英國館
主題:搏動的蜂窩
設計:wolfgang buttress
這個虛擬的蜂窩將強調蜜蜂的困境,提供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給游客留下一個“持久的英國景觀風情”。設計師的理念是,使用前沿的研究和技術展示蜜蜂的困境,包括食物安全和生物多樣性等挑戰。
游客在一個果園中漫步,然后發現一片野花草地,繼而進入由嗡嗡聲和發光信號模擬的蜂窩內部。設計師期望通過使用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來探索蜜蜂居住的場所,從而為游客帶來持久的英國景觀風情,一次美麗而深刻的體驗。項目還通過英國最好的食物、音樂、時尚來吸引激發游客以不同的方進形思考和行動,尤其是對生態的依存關系和技術扮演的角色有更深入的理解。
奧地利館
主題:呼吸
設計:team.breathe.austria
奧地利館的設計側重于社會變革的環境保護,該項目倡導城市與自然環境的健康生活,取名為“呼吸”,希望通過植物產生足夠多的氧氣,從而促進城市的生態環境。
法國館
主題:生產和培育的另一種方式
設計:XTU architects
法國館占地3600平方,采用輕質的木結構打造一個可以重復使用的涼亭,以減少能源消耗,倡導能源的可再生利用,考慮到2050年地球將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密度,該項目探索自給自足的解決方案,創造不一樣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阿聯酋館
主題:沙漠城市
設計:Foster+partners
石油王國阿聯酋館由著名的諾曼·福斯特事務所設計,西長的展館被認為是當代沙漠城市最好的解讀,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光伏電池的運用等,針對LEED白金認證進行綠色環保設計。
諾曼·福斯特說:“我們的挑戰是設計了兩個氣候 - 創造在米蘭的游客自然涼爽,舒適的空間,同時考慮在阿聯酋,那里是一個需要從強烈的陽光提供遮蔭涼亭的建設。”
泰國館
主題: 亞洲的威尼斯
設計:OBA Unveils
泰國館的設計結合了泰國的建筑風格、宗教特質與農業,選取泰國最具有特色的水巷為主題,試圖打造一個亞洲的威尼斯。
展館的入口就是一個宗教的雕塑,農民草帽式的屋頂似乎有點坂茂設計的法國博物館的意味。
伊朗館
主題:伊朗中部高原生活過程的敘述
設計:LAD,NJP
伊朗館的設計突出了伊朗建筑與城市規劃的兩個重要元素,花園和“坎兒井”,即利用重力,從海拔較高的水轉移到城市的地下水通道。猶如雕塑般的斜坡建筑外觀是伊朗館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