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體驗中心——三面環水中與吳文化的親密互動

文化體驗中心位于展園“四大片區”中富有鄉村原野風情的“詩畫田園”片區,緊鄰展區主入口,將成為入園后游客游覽的第一個主要景點。展館設計師 以“對自然場地和蘇州文化的尊重”為設計理念,充分考慮到注重人的互動感受,手法上運用院落與連廊連接各個功能空間,營造出園林式的空間體驗。煙雨朦朧之 時節,游人徜徉于游廊之中,在不同的院落中走動,欣賞有故事的建筑。
東、西、南三面環水是該館最明顯的自然風貌特征,繞著副展館設計師精心布置了一條沿湖的石板步道,高矮不一的喬木豎立在小道一側,灌木叢倒映在 湖水中,綠波蕩漾,撩人心扉。南側親水廣場向水而開,閑庭信步其中,湖對岸由7個城市園共同演繹的“鄉情片區”立刻映入眼簾,給人一種與自然親密接觸的清 新質感。
功能承載上,文化體驗中心主要包括蘇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巨型球幕影院和蘇州古典園林館三大部分。非遺展館將運用多媒體介紹、虛擬表演、現 場表演、互動體驗、實物展示等多種形式展示蘇州各種非遺項目。球幕影院采用飛行球幕的影院形式,配合以3D影片,帶領觀眾飽覽金陵城、秦淮河、淹城遺址、 瘦西湖等壯闊瑰麗的人文景觀,游客在高速俯沖和墜降中感受刺激穿越與驚險失重。蘇州古典園林館借鑒中國園林博物館等知名展館的技術手法,以蘇州古典園林的 發展歷史為線索,集中再現蘇州古典園林的精髓。
在展館的中心區域,運用高科技形成的噴霧“云”裝置是又一大趣味體驗,綠草鋪就的屋頂上,水經過高壓處理,整個屋頂即刻處在一片云霧繚繞中,能 讓游人感受到仿佛身臨仙境般的飄渺與自由。矗立在湖邊的景觀塔是文化體驗中心的制高點,游人從底層登上頂層,隨著高度的變化,整個園博園以不同的視角展現 在眼前,于最高點,達到一人一天空的唯美游覽體驗。建在一層展館覆土之上的多功能屋頂公園,游人可由內庭步入其中,進入一個集草坪就餐、戶外表演、親子互 動、教育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公共綠化公園,浪漫“一園江南夢”之旅從此開始。
綜合服務中心——欲展又遮的蘇州折扇

綜合服務中心于園博主展園的地理中心,毗鄰中心景觀湖北岸,南面開闊寧靜的湖面,為主題館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態觀景優勢,同時也使其本身成為景區標志性建筑之一。
展館最具吸引力的設計亮點在于其依蜿蜒水岸走勢而形成的五折線性體量,遠遠望去像一把徐徐展開的蘇韻折扇,向每位游人傾訴著蘇式文化的前世今 生;又像一條幽深曲折的蘇式園林廊道,安詳寧靜地向湖中彎彎延伸。建筑師的獨具匠心,造就了建筑形體和地形水勢之間巧妙而和諧的地緣關系,使展館建筑和園 林景觀結合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展館共規劃三層,一層為展館大廳和公共空間部分,主要包括中西餐廳、展館畫廊、觀景平臺和多功能廳等,這些公共功能被線性體量所牽引,隨形就 勢,分布于水岸的不同區域,同時面水觀景部分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幕墻,可充分享受因不同空間朝向而帶來的百草花園、雕塑庭院、睡蓮水池等不同景致。二層和三 層著眼為展園后續利用實現功能上的平順轉換,共規劃了70余個單獨空間,這些單獨空間依水而建、畔水而行,相互銜接越過水面結束于南端的人工小島,人在其 中視線可以掠過人工湖的水面看到周圍原生態的村莊和不遠處的太湖。展館的外陽臺界面采用木質百頁設計元素,半透的視覺效果和隨意的開合狀態使二三層宛若一 條漂浮在湖面的絲帶,顯得格外柔和而靈動。
展館南端建在一個四面環水的生態小島之上,這個小島為人工島,島上布置了自帶庭院和獨立水岸的溫泉空間,游人可通過曲徑通幽的棧橋達到小島,想象在這樣一個遺世獨立的小島上,望著近岸邊像波浪般隨風起伏的蘆葦,該是一段多么愜意、釋懷的凈心洗塵之旅。
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