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建筑整體呈環形,外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墻壁。和中國南方當地的土樓建筑類似,堅固的外墻賦予了內部空間以一種內省的氛圍和強烈的團結感。林蔭大道連接了西北部的十字路口和位于街區對面的半圓形綠色廣場,而建筑內部也通過林蔭大道朝向外部城市無限開放。

第四,重新研究建筑功能和項目單元。內部的功能單元不是簡單的購物設施或辦公空間;不同于通常的設計,在該項目中,功能設施并沒有嚴格的分區。 多種多樣的購物和辦公設施乍看上去似乎顯得雜亂無章,但如同計算機刨花板一般,項目單元都經過了細致的組織和巧妙的排列組合。這種策略有效地融合了多種生 活形式,并將確保小城內富有活力的生活的安全開展。

最后,小城的外部材料為灰巖石。深灰色是北京的傳統顏色,也使建筑成為色彩斑斕的市民生活的低調的背景。另一方面,灰巖石將使人們對于建筑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加深刻和濃烈,如同在譜寫一段美妙的神話。

當黃昏降臨,不均勻的光線從厚重的墻壁中雕刻而來的開口和櫥窗中散射開來,從基底向上延伸的透明塔放散發出耀眼的史詩般的光彩。
建筑師希望該作品可以超越簡單的商業建筑的理念,或“新”建筑的理念,而作為“小北京”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中,成為一座在新時代背景下植根于歷史名城的土壤之中的小城。





連線設計師:
承孝相
著名韓國建筑師。生于1952年,漢城大學畢業,碩士學位,并在維也納工業大學學習。1974年至1989年,為金壽根 (Kim Swoo-geun) 工作,1989年創立“履露齋事務所”(Iroje Architects & Planners)。90年代初,是4.3小組的核心成員,這一組織曾對韓國建筑界產生極大影響。他一直擔任漢城建筑學院執行院長。他的作品,如“惠康 城”(Welcomm City)(1995-2000), Subaekdan (1997-1999),曾獲多項大獎,他的Sujoldang(1992-1993),被選為20世紀韓國最偉大的十大建筑作品之一。美國建筑協會 (AIA)授予他榮譽成員稱號,2002年,他成為韓國當代國家博物館評出的首位“年度藝術家”,并在那里舉辦規模宏大的個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