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商業建筑的內部設計幾乎被設計人員所忽略,設計人員認為內部設計是業主和商業策劃公司的任務。其實不然,設計人員對商業的了解和認知,就更能體現商業設計的意圖,對業主將來的使用和商業策劃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導性建議,因為我們設計的是藍圖,藍圖能給人以目標,能給人以希望,能給人以遐想。而沒有內部設計的藍圖是空洞的,沒有思想、沒有激情、沒有遠見,更沒有價值。我們商業設計師的目標就是充分發掘商業建筑的商業價值,我們設計服務的對象也就是商業建筑的使用者(商戶),商業建筑使用者服務的對象(顧客)。
現代商業建筑的面積正在迅速的膨脹,十年以前1萬平方米是商業的航空母艦,在二三線城市可能被立為城市重點項目,而今1萬平方米做大賣場、家具、家電商場都是“小兒科”的了,在各地城市都相當普遍,幾萬平方米、十幾萬平方米甚至是幾十萬平方米的商業物業接踵而至。這樣綜合性的商業,其商業內容不是幾家服裝店,幾個化裝品柜臺所能簡單布置的。我們設計師應該依據業主、投資商的投入和產出的回報周期、來粗略的進行商場內部的大小商業的組合,功能業態的分類,將組合與分類以圖紙的線條體現出來就是商業的內部設計。內部設計和我們其他的工程藍圖將為我們業主和策劃公司構筑我們設計師心目中的商業繁榮景象,提高業主和策劃公司的投資信心。
剛才說了商業建筑里面有大小商業的組合。大小商業是根據面積來區分的,大的是指幾百、幾千、上萬平方米的商家,如肯德基、大賣場、家電、家具、百貨商店等等,我們稱之為主力店,小的是指幾個平方米。幾十個平方米的小型品類商鋪。大小不只是面積的差異,它們還在整個商業物業里面起著不同的作用,大小劃分的合理不僅能讓業主順利的度過商業的培育期,而且還能加快進入商業建筑的商業繁榮期。
幾百,幾千,上萬平方米的商業我們稱之為主力店,主力店的客戶顧客群是有針對性的。如買電器到家電商場、買油鹽醬醋到大賣場,吃東西到飯店等等,這些顧客同時也稱之為目標顧客。一個商業建筑有了主力店,那么這個商業建筑就有了一定基數的顧客群體。主力店一般根據租賃的面積大小,其簽約時間為5年、10年、15年、20年不等,這種穩定的合約時間,對于投資者來說就有了中、短期的穩定回報。如果投資者想出手套現(套現的方式很多,這里就不多介紹了),那么穩定的主力店經營、穩定的主力店合約都給套現提供了可能,對套現以后的償還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主力店的穩定經營為整個商業物業提供了一筆穩定可靠的物業費用的保障。在商業物業的開業初期,在小租戶不太穩定,入住率不是很高的情況之下,主力店的物業費用能確保整個商業物業,門可以開得起,燈可以點得亮,空調電梯等基礎設備設施能夠運轉。這樣即使在開業初期經營比較困難的時期,也能保證商業建筑的整體形象,為以后的繁榮景象作好鋪墊。因此主力店是著整個商業大船順利起航的保障,也是商業大船航行沉著、平穩的依靠。
小的商家一般在整個商業建筑中沒有自己的顧客群,他的經營依靠商業建筑和主力店吸引的顧客。這種雖然看似寄居的商業,對整體商業客流沒有什么貢獻,但是它們才是商業利潤的真正來源。小商家簽約時間短一般在幾個月到一年,不會超過兩年。這種短期性和高流動性為投資者根據整個商業經營情況不斷的調整小租戶的租金提供了條件,一般成熟的商業里面小租戶租金單價能達到主力店的幾倍至十幾倍,商業財富也隨之滾滾而來。它們的這個特性也就為我們商業設計提出了一個課題:怎樣在內部設計中規劃大小商鋪的合適比例,怎樣讓小商戶分享商業建筑和主力店招來的顧客。研究這兩個課題也為我們總體內部商業設計提供了思路和目標。
商業建筑存在著大小組合的問題,同樣業態組合與分類在商業建筑中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現代商業建筑面積達幾萬平方米、十幾萬平方米,大面積的商業建筑講究一站性、功能性。這些商業目標要求我們對商鋪定位具有多樣性,功能具有互補性。定位的多樣性就要求服務對象是全方位的,包括藍領、白領和金領。多樣性幫助我們設計的商業建筑沒有排斥,具有廣泛的包容,為商業廣攬顧客提供可能,因為商業基本元素就是顧客,有了顧客商家自然也就絡繹不絕的到來。功能性就是要注意商鋪的休閑、娛樂、餐飲等不同功能在整個商業建筑中的組合。這種功能幫助商業物業能長時間留住顧客進行消費,從商業上說能提高個人的購買金額,這同樣是實現商業建筑商業價值的重要途徑。業態組合與分類的合理規劃就是給商業建筑的未來景象的生動刻畫,為我們的投資者、策劃師提供無限遐想和憧憬。
商業建筑內部概念設計是設計師眼光中的商業大小合理布置、業態組合布局,應當具有前瞻性,能為業主提供藍圖,并能為下一步深入的工程施工設計提供配套的依據。因此我們設計師首先重視內部布局概念設計,其次在和投資者、商業策劃師討論后,規劃我們的藍圖,服務于商業建筑的使用者(商戶),服務于商業建筑使用者服務的對象(顧客),充分挖掘商業建筑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