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創新中的很大一部分最終沒能在建筑實踐中立足。早期的諸如Itek公司的電子化繪圖機等商用系統在1962年被發布時價值等同于現在的三百五十萬美元。這樣的花銷只有汽車及航空公司可以接受(Weisberg 2008,第6節)。二十年后,1982年8月,當有些人能夠開始買的起自己的個人電腦,AutoCAD出版并快速地主導了尚未發展的計算機輔助設計領域(Weisberg 2008,第8節)。曲線,人工智能,自復制幾何被AutoCAD中的指令所替代,設計師通過指令,不需要筆就可以使用鍵盤在屏幕上清晰地畫出一條二維直線。十八次版本更新后,AutoCAD2010,參數化功能被引入(Sketchpad出版的43年后)。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宣布為一個“開辟性的新功能”(Autodesk 2009)。有時候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意識到某些概念將對實踐產生的影響,例如參數化設計。

AutoCAD 版本時間軸(至AutoCAD2010)
AutoCAD2010的開辟性的新功能——參數化建模,在幾十年前的軟件中就有被提出。1985年,數學教授Samuel Geisberg創建了參數技術公司。他們在1988年推出了第一款成功的參數化商業軟件Pro/ENGINEER。與Sketchpad一樣,用戶可以將Pro/E中的部件與一系列的參數方程相關聯。與Sketchpad不同,軟件中的幾何是三維的而不是二維的,并且對模型的改變可以對由不同人創建的不同圖紙有效。在1993年工業產業周的采訪中,Geisberg簡要地表達了研發Pro/E的動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參數化建模:
軟件的目標是創建一個系統,具有足夠的靈活性讓工程師可以輕易地進行各種設計。改變一個設計的成本應該盡可能接近零。傳統的CAD/CAM軟件只在工程設計的前期才能做到較低的改變成本,而這是不切實際的。
——Geisberg
Geisberg講了兩個要點。第一是參數化建模應該能使設計師探討“各種設計”的可能性。這使在Pro/E中通過改變參數和改變模型底層關系來改變模型成為可能。第二是參數化模型允許在后期的設計過程中進行改變,因為后期的可變性是參數化建模非常誘人的一點,關于這點我將在后續的章節中闡述。
古根海姆博物館,使用CATIA軟件
1993年,Dassault Systèmes將許多Pro/E的參數化特性引入到了CATIA第四版中(Weisberg 2008,13:32)在那時,蓋里的事物所雇傭了Rick Smith,一位來自航天領域的CATIA專家,來幫助實現具有幾何挑戰性的建筑項目,例如巴塞羅那魚形雕塑(1991)和古根海姆博物館(1993-97)。這項工作構成了蓋里事物所姐妹公司——蓋里技術公司(2001年注冊成立)的基礎,它在2004年發布了參數化建模軟件Digital Project。Digital Project采用了CATIA第五版,并為建筑師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工具,特別是對于那些試圖將復雜幾何合理化的建筑師(如蓋里)來說。Digital Project在很大程度上依賴CATIA 第五版的參數化引擎,它使建筑師能夠修改參數和定義幾何體的方程,這與工程師使用Pro/E的方式相類似。
Digital Project 通過參數方程關聯生成的柱體模型
2004年推出Digital Project的時候,大多數建筑師都不愿意用電腦替代他們的草圖本。只有少數建筑設計公司需要Digital Project來設計足夠復雜的幾何形體,這與當時只使用電腦來繪圖和管理圖紙集的大多數的公司不同。雖然很多建筑師習慣使用AutoCAD或其競爭者,有些人卻選擇采用專用的建筑建模軟件如Revit和ArchiCAD。
Revit技術公司,由參數技術公司的前開發者創立,希望創造“第一款為建筑師和建筑專業人士開發的參數化建模軟件”(RTC 2000)。在2002年被Autodesk公司收購之前,Revit官網接待了大量的對參數化沒有明確概念的訪客。
2000年5月10日的Revit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