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的四大目標:生態(tài)(Ecological)、安全(Safe)、繁榮(Prosperous)、神圣(Sacred),稱之為城市設計的ESPS理論
生態(tài):Ecological 1. 自然循環(huán)系統的連續(xù) 地表水系統 微生物系統
2. 自然循環(huán)系統的強化 地下水系統 氣象系統
3. 人工藍、綠系統的整合 濕地系統 礦物系統
原生物系統 次生林系統
人工林系統 地被系統
動物系統
安全 Safe1. 交通安全 2. 空氣質量 3. 飲水安全
4. 食品安全 5. 氣象安全 6. 地質災害防治
7. 抗震防災 8. 消防安全 9. 防洪安全
10. 人防安全 11. 醫(yī)療維護 12. 供氣安全
13. 供電安全 14. 通信安全 15. 排放安全
16. 街點安全 17. 鄰里安全 18. 公共空間安全
19. 家庭安全
繁榮 Prosperous1. 集聚之多樣性:地塊多樣性、功能多樣性、空間多樣性
2. 集聚之混合性:T4、T5、T6區(qū)均為混合功能區(qū),從每個社區(qū)中心可步行滿足所有日常需求。
3. 集聚之密集性:集聚效應產生的秘密在于密集性,能夠支持高密集性的城市才是有魅力的城市。
4. 城市路網,讓汽車中速通達,讓行人舒適安全
5. 教育創(chuàng)造公平
6. 網絡/虛擬空間城市化
7. 三產LOFT空間設置
8. 虛擬經濟
神圣 Sacred1. 健康生活方式-體面生活 個人/親戚/朋友/鄰里 和諧社會
2. 景觀與自然融入城市生活
3. 城鄉(xiāng)一體循環(huán),美麗鄉(xiāng)村,城鄉(xiāng)互動
4. 圣地建設 a. 水源保護地 b. 原生林保護地 c. 生態(tài)保護 d.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地 e. 城市精神空間結構